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吴亦凡粉丝社群的组织动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21:45
   粉丝社群也被称为迷群,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但在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社群却衍生出了新的实践方式,在所有的粉丝社群中,尤其以吴亦凡粉丝社群为代表的“小鲜肉“明星粉丝社群的组织行动力更为引人注目,粉丝群体在社交媒体中组织发起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记录。本文以吴亦凡粉丝社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吴亦凡粉丝社群深入了解后发现在吴亦凡粉丝社群组织动员的过程中,动员者主要以官方粉丝社群的管理者为主,在“资本”加持下获得了动员身份的权威,在动员的投入过程中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与偶像接触的投入收益。在动员的过程中,动员的对象主要是以社群内部忠实型粉丝为主体,社群成员参与动员也是在在投射效应,社群等级和声誉机制的刺激下做出的选择。与此同时,动员者也通过框架扩大、框架转换、框架搭桥、框架延伸四种形式来对动员话语进行架构,以此来达到良好的动员效果。在对吴亦凡粉丝社群组织动员过程进行深入观察之后,我们可以将动员过程理解为:外界刺激的接受,社群情绪的形成,群体认同的建构,组织动员的实施四个方面。对于明星粉丝社群的组织动员行为来讲,一方面会帮助明星提升影响力,为粉丝带来成就感,疏解粉丝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在群内等级制度的刺激下形成盲目的消费者,在群体情绪的感染下产生群体极化,进而危害网络环境,同时,大量的娱乐信息也会消解媒体的公共事务功能。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06;C912.3
【部分图文】:

吴亦凡粉丝社群的组织动员研究


吴亦凡吧刷榜动员集资

粉丝,社群,社交,官方


站子制作投票方式方法一一总站将方式方法发布在微博,贴吧,社交媒体群??发动员通知到各个粉丝站子一一小粉丝站负责具体通知动员的个人一一粉??购买专辑刷榜/粉丝个体借用他人账号或购买账号再次买专辑一一截图上??站子一一统计本粉丝站成绩上报总站。??评??评又被称为控制评论,具体指的是在社交媒体中,为了突出明星的正面形象像的声誉而对社交媒体下方的评论区进行控制,在操作的过程中,又被分为??骤,第一步是大量的发布赞扬夸奖偶像的内容,第二步是粉丝间通过互相点??将积极的内容推送的前排,第三步是则是举报负面评论,从而达到控制评论??。??

粉丝


图6:吴亦凡2018生日粉丝应援计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粉丝经济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11期

2 邓惟佳;;跨媒体“粉丝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现象级《何以笙箫默》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11期

3 陈国栋;;资源动员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集体维权行动生成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19期

4 潘曙雅;张煜祺;;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国际新闻界;2014年09期

5 郑满宁;;微博时代的群体动员机制及管理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陈彧;;从“看”到“炫”——粉丝再生性文本中的自我展演与认同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7 董青;;从心理角度解读现代粉丝群体的形成[J];现代视听;2012年06期

8 陈霖;杨培;;大众传播媒介对“粉丝”亚文化的再现——以央视对“杨丽娟事件”的报道为例[J];文艺研究;2012年04期

9 朱丽丽;;网络迷群体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编辑学刊;2012年01期

10 甘泉;骆郁廷;;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J];学术探索;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含悦;社交媒体与粉丝群的组织形成和变迁[D];兰州大学;2018年

2 邱小农;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社会动员:组织形式、制度基础和内在逻辑[D];兰州大学;2018年

3 郑源源;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大陆的传播(1998年~2004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4 林素真;组织、网络与空间:“帝吧出征FB”事件的动员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5 龙昌喜;网络集体行动的动员机制初探[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

6 刘子仟;社区老年志愿者动员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7 祝颖;新媒介时代粉丝群体的参与式行为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8 陈诗露;解读粉丝:“小鲜肉”明星流行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9 江清湲;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女性“韩流”粉丝消费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杜梅;论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与理性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5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75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