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胶州报》与近代青岛市民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04:46
   德占前的青岛是沿海的一个传统小渔村,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岛地区依靠临海这一自然条件和传统的自然经济发展着自己的渔业和农业。随着19世纪末德国殖民者的武力侵占,青岛被迫开口通商,青岛地区的近代化在清政府和德国当局政府双重控制之下被裹挟着前进,以青岛近代化发展和西方文化进入为背景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市民群体和市民文化也在这里开始出现。伴随着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1901年广东籍报人朱淇在青岛创办了《胶州报》。本文选取在青岛地区出现的第一份中文周报——《胶州报》为样本,从近代青岛市民文化的兴起和样貌、《胶州报》创办的社会情境和报人的社会实践、《胶州报》上呈现出的市民文化以及报纸在市民文化传播中的特色与手段这几大板块出发,尝试探寻《胶州报》与近代青岛市民文化之关联。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在《胶州报》“本埠新闻”的新闻报道和“论说”专栏的政论文章,都迅速及时的报道当时社会情境下的事件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而呈现出市民的社会生活,包括像当时青岛地区市民的法律、医学卫生知识、民主、女性接受教育等近代意识,即上述各种近代市民意识的发展脉络;“论说”专栏中读者批语出见报端,主笔与读者进行互动,可以看出市民已经初步具备了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反之,在近代青岛市民文化的发展中,也可以找寻到丰富和拓展报纸传播内容的源头。在德占青岛工商业发展这一语境中,报纸与近代青岛的市民文化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胶州报》是我们透视近代青岛市民文化以及分析报纸与近代青岛市民文化之间关联的重要文化文本。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219.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问题源起
        1.1.2 《胶州报》个案选择和研究时段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近代中国市民文化的总体性研究
        1.2.2 关于报刊与近代市民文化的研究
        1.2.3 关于近代青岛报刊与市民文化的研究
        1.2.4 关于《胶州报》的个案研究
    1.3 概念界定——市民与市民文化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局限性
第二章 近代青岛市民文化与《胶州报》概况
    2.1 近代青岛市民文化的兴起
        2.1.1 对外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2.1.2 多元异质的移民
    2.2 近代青岛市民文化的样貌
        2.2.1 公共文化设施和教育机构的建立
        2.2.2 娱乐文化活动兴起
        2.2.3 近代报刊在青岛的发展
    2.3 《胶州报》概述
        2.3.1 《胶州报》创办的社会情境
        2.3.2 报人朱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胶州报》呈现出的近代青岛市民文化
    3.1 日常纠纷的解决与法律意识的萌芽
    3.2 瘟疫的控制与医学知识的普及
    3.3 新式学堂的建立与女性接受教育
    3.4 对清廷腐败统治的隐寓劝惩
    3.5 公共参与意识——读者批语出现报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州报》在市民文化传播中的特色与手段
    4.1 报道手段:专版式系列报道
    4.2 传播特色分析
        4.2.1 排版特点
        4.2.2 语言隐晦
        4.2.3 报道内容力求贴近市民生活
    4.3 报纸与近代青岛市民文化的关联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逸鹿;;新媒体与市民文化的丛林[J];上海艺术家;2015年04期

2 张姗姗;;老舍“市民世界”中的文化反思与批判[J];青年文学家;2017年11期

3 钟萍;;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探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43期

4 林玲;林丹;;以文化兴市战略为契机 提升市民文化素质[J];理论导报;2013年02期

5 马尚斌;近代市民文化的重估与借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6 李农;;日本优秀图书馆——高知市民图书馆[J];江苏图书馆学报;1989年05期

7 马丽娟;王球琳;刘春慧;张冉;;市民文化素质的内涵、提升的意义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05期

8 张利锁;;廊坊市民文化素质评价及塑造现代市民精神的探索[J];职业时空;2012年12期

9 姚思陟;;论宋代话语共同体与市民文化的形成[J];船山学刊;2007年04期

10 姚思陟;;宋代市民文化本体特征的分析[J];求索;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登林;上海市民文化与现代通俗小说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雨蒙;市民文化中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晓燕;《胶州报》与近代青岛市民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3 王意如;中英小说中的市民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媛;从《申报》广告看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市民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5 戴琼;从城市生活出发[D];重庆大学;2013年

6 王啸;和谐社会背景下,对体育健身市民文化素养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3年

7 吴拥军;1920年代上海之市民文化镜像[D];厦门大学;2007年

8 林系;宋代风俗画中市民文化的艺术探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

9 顾晴宇;俗世俗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静;从传统到当代—论中国市民文化[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3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83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4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