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学研究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C913;G2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二) 研究角度与方法
一、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产生与发展
(一) 客家人、客家文化简介
1. 客家人
2. 客家文化特征
(二)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产生和发展
1.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产生的原因
2. 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概况
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学分析
(一)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主体分析
1.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因各国政策变化而发展
2. 举办地政府参与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举办
(二)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客体分析
1. 世客会参会者人群类别拓展
2. 不同参会群体参会主要原因
3. 新老两代人的文化认同差异
(三)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内容和策略分析
1. 历届大会主题设置的传播策略分析
2. 举办时间节点选择的传播策略分析
3.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主要议程梳理
4. 主席团各项决议的传播策略分析
5. 开幕式政要参会的传播策略分析
6. 其他各项议程的传播策略分析
(四)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效果分析
1.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扩大了举办地和客家文化的影响
2.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增强了与会者对客家文化的认同
3.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激发了与会者投资、旅游的热情
4.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传播效果存在的不足
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引发的启示
(一)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未来的发展桎梏
1. 新老两代客家人的文化断层
2. 新时期世客会召开过于频繁
(二)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宗旨应不断创新
(三)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不可以抛开客家话
(四)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不可过分追逐利益
(五)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传播通道有待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S.T.金,D.韦弗,陈源;因特网之传播学研究:主题元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曾超;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李霞;一本优秀的传播学教材:《传播学教程》评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梅琼林;;新媒介催生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林之达;;传播学与心理学融合研究的探索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11期
7 吴海荣;;探索“建构式”教学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3期
8 南国农;;教育传播学研究: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常凌翀;;网络视域下传播学研究方法嬗变新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郭光华;;以传播学之眼光 察课堂教学之效果——评刘良初博士《课堂传播效果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2 范龙;媒介的直观[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春霞;电视与中国彝民生活[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虹;传播学语境下的儿童博客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刘乐;传播学视域下校园电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郝晴晴;传播学视域下出版社新浪微博利用情况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4 易三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原理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蓓蓓;传播学角度下的手机短信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冉书华;对农村宗教活动的传播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宫慧娟;传播学视域下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活动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8 姜雪;身体民主与时尚霸权[D];云南大学;2011年
9 邱淑敏;微博反腐事件的传播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10 欧阳斌;微博公共性的传播学分析[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5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8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