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理论的冲突型新闻话语主体构建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17:29
新闻话语可以报道并构建新闻事件行为主体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本文以裁决与级差评价为基础,以《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对阿里巴巴"假货"事件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对比分析两家媒体在裁决主体行为,构建媒体对假货与各新闻主体之间冲突型关系的不同立场以及立场化的强弱度。分析结果显示,《纽约时报》构建阿里为假货的责任方,应当受到制裁;《金融时报》报道显示,阿里平台非假货的唯一责任方,阿里应联合品牌和机构共同打假。新闻话语从其媒体所代表的利益出发,构建事件中各行为主体。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主体的倾向性差异导致其报道相对于新闻事实的某种偏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客观中立新闻价值观的实现。
【文章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03期 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纽约时报》《金融时报》“阿里打假”裁决与级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态度资源的新闻话语意识形态构建与解读[J]. 焦俊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3)
[2]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批评性分析——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J]. 康俊英,李风琴. 外语研究. 2018(03)
[3]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他者”声音的态度评价研究[J]. 李君. 外语研究. 2017(06)
[4]视角的语篇组织功能[J]. 苗兴伟. 现代外语. 2017(01)
[5]危机语境下媒体信息的言据性及其语用分析[J]. 冉永平,杨娜.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06)
[6]语言的建构性和话语的异质性[J]. 辛斌. 现代外语. 2016(01)
[7]情态评价意义的语义学视角[J]. 徐玉臣. 外语教学. 2015(03)
[8]认知识解与语义构建:认知与功能的互补视角[J]. 董保华,全冬. 外语教学. 2015(01)
[9]《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 辛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3)
[10]“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 王振华. 外语教学. 2004(05)
本文编号:2922406
【文章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03期 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纽约时报》《金融时报》“阿里打假”裁决与级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态度资源的新闻话语意识形态构建与解读[J]. 焦俊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3)
[2]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批评性分析——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J]. 康俊英,李风琴. 外语研究. 2018(03)
[3]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他者”声音的态度评价研究[J]. 李君. 外语研究. 2017(06)
[4]视角的语篇组织功能[J]. 苗兴伟. 现代外语. 2017(01)
[5]危机语境下媒体信息的言据性及其语用分析[J]. 冉永平,杨娜.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06)
[6]语言的建构性和话语的异质性[J]. 辛斌. 现代外语. 2016(01)
[7]情态评价意义的语义学视角[J]. 徐玉臣. 外语教学. 2015(03)
[8]认知识解与语义构建:认知与功能的互补视角[J]. 董保华,全冬. 外语教学. 2015(01)
[9]《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 辛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3)
[10]“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 王振华. 外语教学. 2004(05)
本文编号:2922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2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