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媒体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09:23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媒体作为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更广泛的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传播的伦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网络媒体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媒体传播侵权、网民个体遭遇伦理困境,网络媒体传播内容失真等。这些问题令人们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遭遇到很大困扰,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会影响到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网络媒体伦理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现如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进步,如何令网络技术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一些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伦理方面的问题,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网络媒体伦理为研究对象,坚持将网络的虚拟世界联系到现实社会生活,运用了文献综述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并探讨了网络媒体伦理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并对个别有代表性的网络事件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对当前网络媒体伦理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梳理了网络媒体伦理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近些年我国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的表现及成因,指出网络媒体伦理的构建,需要的不仅是网络媒体从业者道德意识提高,也需要政府和社会以及网...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网络媒体伦理概述
2.1 网络媒体的界定与特点
2.1.1 网络媒体的界定
2.1.2 网络媒体的特点
2.2 网络媒体伦理的相关概念
2.2.1 网络媒体伦理的定义
2.2.2 网络媒体伦理的作用
2.3 网络媒体兴起引发的哲学思考
2.3.1 网络媒体环境中虚拟生活的本质
2.3.2 网络媒体中的价值倾向
3 网络媒体伦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功利论及其现实价值
3.1.1 功利论基本概念
3.1.2 功利论的现实意义
3.2 义务论及其现实价值
3.2.1 义务论的基本概念
3.2.2 义务论的现实意义
3.3 德性论及其现实价值
3.3.1 德行论的基本概念
3.3.2 德性论的现实意义
4 当前我国网络媒体伦理失范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4.1 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的表现
4.1.1 网络媒体传播侵权
4.1.2 网民个体的伦理困境
4.1.3 色情暴力内容充斥网络
4.1.4 网络媒体传播内容失真
4.2 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的成因
4.2.1 政府监管不到位
4.2.2 网络媒体参与者的广泛化
4.2.3 经济利益的驱使
4.2.4 网络传播过于便利
5 解决当前我国网络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原则及途径
5.1 网络媒体伦理应当遵循的原则
5.1.1 不侵害他人利益原则
5.1.2 自由原则
5.1.3 平等与共享原则
5.2 网络媒体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5.2.1 提高网络主体的伦理自律
5.2.2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5.2.3 加强技术监管
5.2.4 加强网络媒体传播道德建设
5.2.5 发挥其他社会部门的监督作用
5.2.6 加强中西方伦理资源的整合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的虚拟与虚拟的道德——网络伦理学探析[J]. 王海东. 学术探索. 2014(06)
[2]社会责任视阈下媒体伦理的失范与重构[J]. 解芳婧,林刚.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3]论自媒体的伦理边界及其保障机制建构——以微博中的网络谣言为例[J]. 曹海琴,贺金瑞.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4]全球化视阈下新媒体的伦理规范[J]. 张怀民,尚晶晶. 学术交流. 2014(04)
[5]新媒体信息伦理的消解与证成[J]. 刘甲库.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12)
[6]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 苏玲,阳波.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7]网络媒体道德问题与对策研究[J]. 刘凯,金波汝,崔基哲.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6)
[8]论全球媒体伦理:探求真相[J]. 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9]网络媒体下的新型文化特征及其影响[J]. 高潮,郝凤玲.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10]网络伦理问题的根源与对策[J]. 赵晖.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的微博客伦理问题探究[D]. 罗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
[2]关于大众传播媒体在市场化进程中道德失范现象的思考[D]. 祝苗苗.安徽大学 2011
[3]网络新闻道德失范与建设问题研究[D]. 言靖.郑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99457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网络媒体伦理概述
2.1 网络媒体的界定与特点
2.1.1 网络媒体的界定
2.1.2 网络媒体的特点
2.2 网络媒体伦理的相关概念
2.2.1 网络媒体伦理的定义
2.2.2 网络媒体伦理的作用
2.3 网络媒体兴起引发的哲学思考
2.3.1 网络媒体环境中虚拟生活的本质
2.3.2 网络媒体中的价值倾向
3 网络媒体伦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功利论及其现实价值
3.1.1 功利论基本概念
3.1.2 功利论的现实意义
3.2 义务论及其现实价值
3.2.1 义务论的基本概念
3.2.2 义务论的现实意义
3.3 德性论及其现实价值
3.3.1 德行论的基本概念
3.3.2 德性论的现实意义
4 当前我国网络媒体伦理失范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4.1 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的表现
4.1.1 网络媒体传播侵权
4.1.2 网民个体的伦理困境
4.1.3 色情暴力内容充斥网络
4.1.4 网络媒体传播内容失真
4.2 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的成因
4.2.1 政府监管不到位
4.2.2 网络媒体参与者的广泛化
4.2.3 经济利益的驱使
4.2.4 网络传播过于便利
5 解决当前我国网络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原则及途径
5.1 网络媒体伦理应当遵循的原则
5.1.1 不侵害他人利益原则
5.1.2 自由原则
5.1.3 平等与共享原则
5.2 网络媒体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5.2.1 提高网络主体的伦理自律
5.2.2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5.2.3 加强技术监管
5.2.4 加强网络媒体传播道德建设
5.2.5 发挥其他社会部门的监督作用
5.2.6 加强中西方伦理资源的整合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的虚拟与虚拟的道德——网络伦理学探析[J]. 王海东. 学术探索. 2014(06)
[2]社会责任视阈下媒体伦理的失范与重构[J]. 解芳婧,林刚.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3]论自媒体的伦理边界及其保障机制建构——以微博中的网络谣言为例[J]. 曹海琴,贺金瑞.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4]全球化视阈下新媒体的伦理规范[J]. 张怀民,尚晶晶. 学术交流. 2014(04)
[5]新媒体信息伦理的消解与证成[J]. 刘甲库.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12)
[6]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 苏玲,阳波.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7]网络媒体道德问题与对策研究[J]. 刘凯,金波汝,崔基哲.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6)
[8]论全球媒体伦理:探求真相[J]. 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9]网络媒体下的新型文化特征及其影响[J]. 高潮,郝凤玲.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10]网络伦理问题的根源与对策[J]. 赵晖.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的微博客伦理问题探究[D]. 罗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
[2]关于大众传播媒体在市场化进程中道德失范现象的思考[D]. 祝苗苗.安徽大学 2011
[3]网络新闻道德失范与建设问题研究[D]. 言靖.郑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99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9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