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污名与形象重构 ——基于明星“人设崩塌”现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08:34
本文选择了人设崩塌的明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个案分析、深度访谈、文本分析、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借助于印象管理和结构化互动的理论视角分析了明星从身份污名状态到再进行形象和身份重构过程中,个体与社会、行为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典型个例分析了明星身份遭遇危机的社会赋予因素;总结了明星主体在面临身份污名所采取的公开具体行为,归纳出了明星在进行身份建构采取的三种典型的印象管理路径;又通过吉登斯的“结构—行为”互动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社会结构宏观因素与微观层面的明星微观能动性行为的互构过程。研究发现:明星身份污名——人设崩塌——的社会赋予主要可以分为社会文化规制和第三方参与主体如公众、媒介、粉丝、商业资本等;归纳总结了明星在进行身份建构采取的三种典型的印象管理路径:包括常态化印象管理策略——维持原有身份、良性印象管理策略——适当调整身份、冲突性印象管理策略——抵抗性接受身份转变;而从结构-行为互动视角分析明星形象重构过程,则体现了信息的主导和控制与身份变化主导权关系、社会规制与明星多元身份开发与转变、多样情境下抵抗的多样解读三种身份管理的结果导向;文章还结合实际的案例对比简要解释了结果差异...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及思考
(一) 文献回顾
1. 关于身份与身份建构的文献回顾
2. 印象管理:有“预谋”的行为过程
3. 围绕明星相关文献
(二) 研究问题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1. 创新之处
2. 研究不足
三、理论框架
(一) 印象管理:动机与行为建构过程
(二) 结构化理论:结构-行为的互构过程
四、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个案研究法
(三) 深度访谈
(四) 参与式观察
五、明星人设崩塌:身份污名的社会赋予
(一) 公开展演私密化:个人团队的隔离保护和圈内人士的避之不及
(二) 礼与法:文化规制与社会制度的规制
1. 传统文化规制
2. 新时代艺德建设需要
(三) 媒介聚焦与追踪:影响纵深化
1. 流量为王:媒介的趋之若鹜
2. 虚拟在场感:有图有视频有“真相”
(四) 他者参与与猜测:人设模糊乃至妖魔化
1. 普通公众的娱乐八卦狂欢
2. 粉丝群体强行洗牌的逆反效应
3. 互联网大V的公开参与: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的力量
(五) 商业资本的趋利避害
六、身份再选择:作为回应的形象重构与自我呈现
(一) 明星人设崩塌事件:以明星文章、靳东、吴秀波为例
(二) 人设崩塌明星的印象管理策略
1. 身份维持:常态性印象管理策略
2. 回应与调整:积极性印象管理策略
3. 抗拒性接受甚至争辩:冲突性印象管理策略
七、人设崩塌明星的形象重构
(一) 人设崩塌明星“结构—行动”互构
1. 主导与控制:原有身份的变与不变
2. 衡量与弥补:多元身份的开发和主副转变
3. 争辩与抵抗:多样情境的多重可能
(二) “结构-行为”互动结果一览——以明星文章、靳东、吴秀波为例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深度访谈大纲
附件2: 深访粉丝及普通公众简要信息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博士身份在媒体报道中的话语建构——以女博士被骗85万的相关报道为例[J]. 朱蕾,邢志杰.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9(01)
[2]观看—参与—表演:数字媒介技术驱动下粉丝文化权力的结构性演变[J]. 傅琳雅.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8(05)
[3]青年白领移民的中产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J]. 雷开春. 青年研究. 2018(03)
[4]新媒体时代人设的营销传播思维[J]. 官笑涵. 新媒体研究. 2017(19)
[5]消费主义视野下的明星“人设”——以林丹为例[J]. 张银梅. 视听. 2017(10)
[6]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的理论重建和路径重构[J]. 史安斌,杨云康. 国际新闻界. 2017(09)
[7]“人设营销”还能撑多久?[J]. 罗欣桐. 纺织服装周刊. 2016(32)
[8]耻感与面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J]. 翟学伟. 社会学研究. 2016(01)
[9]“结构化”的理论要旨与现实应用[J]. 王华菊. 前沿. 2015(12)
[10]基于印象管理视角的名人网络形象建构探析[J]. 王丹萍,彭光芒. 新闻知识. 2015(09)
博士论文
[1]负面报道后国企和民企防御性印象管理行为对比研究[D]. 杨洁.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D]. 林晓兰.华东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网络游戏身份认同现象研究[D]. 苗力.湘潭大学 2018
[2]女性气质的自我呈现与身份建构[D]. 董娟.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3]韩寒微博“国民岳父”形象建构研究[D]. 王丹萍.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D]. 吴静.南京大学 2016
[5]互联网语境下的明星形象建构研究[D]. 李亚楠.西南大学 2016
[6]污名赋予与形象重构:身体受损边缘人群的身份建构研究[D]. 屈媛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同性恋身份认同研究[D]. 张培斐.西南大学 2014
[8]中国内地明星包装与推广系统研究[D]. 胡小奇.上海师范大学 2012
[9]注意力经济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D]. 王利霞.山西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1102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及思考
(一) 文献回顾
1. 关于身份与身份建构的文献回顾
2. 印象管理:有“预谋”的行为过程
3. 围绕明星相关文献
(二) 研究问题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1. 创新之处
2. 研究不足
三、理论框架
(一) 印象管理:动机与行为建构过程
(二) 结构化理论:结构-行为的互构过程
四、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个案研究法
(三) 深度访谈
(四) 参与式观察
五、明星人设崩塌:身份污名的社会赋予
(一) 公开展演私密化:个人团队的隔离保护和圈内人士的避之不及
(二) 礼与法:文化规制与社会制度的规制
1. 传统文化规制
2. 新时代艺德建设需要
(三) 媒介聚焦与追踪:影响纵深化
1. 流量为王:媒介的趋之若鹜
2. 虚拟在场感:有图有视频有“真相”
(四) 他者参与与猜测:人设模糊乃至妖魔化
1. 普通公众的娱乐八卦狂欢
2. 粉丝群体强行洗牌的逆反效应
3. 互联网大V的公开参与: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的力量
(五) 商业资本的趋利避害
六、身份再选择:作为回应的形象重构与自我呈现
(一) 明星人设崩塌事件:以明星文章、靳东、吴秀波为例
(二) 人设崩塌明星的印象管理策略
1. 身份维持:常态性印象管理策略
2. 回应与调整:积极性印象管理策略
3. 抗拒性接受甚至争辩:冲突性印象管理策略
七、人设崩塌明星的形象重构
(一) 人设崩塌明星“结构—行动”互构
1. 主导与控制:原有身份的变与不变
2. 衡量与弥补:多元身份的开发和主副转变
3. 争辩与抵抗:多样情境的多重可能
(二) “结构-行为”互动结果一览——以明星文章、靳东、吴秀波为例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深度访谈大纲
附件2: 深访粉丝及普通公众简要信息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博士身份在媒体报道中的话语建构——以女博士被骗85万的相关报道为例[J]. 朱蕾,邢志杰.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9(01)
[2]观看—参与—表演:数字媒介技术驱动下粉丝文化权力的结构性演变[J]. 傅琳雅.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8(05)
[3]青年白领移民的中产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J]. 雷开春. 青年研究. 2018(03)
[4]新媒体时代人设的营销传播思维[J]. 官笑涵. 新媒体研究. 2017(19)
[5]消费主义视野下的明星“人设”——以林丹为例[J]. 张银梅. 视听. 2017(10)
[6]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的理论重建和路径重构[J]. 史安斌,杨云康. 国际新闻界. 2017(09)
[7]“人设营销”还能撑多久?[J]. 罗欣桐. 纺织服装周刊. 2016(32)
[8]耻感与面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J]. 翟学伟. 社会学研究. 2016(01)
[9]“结构化”的理论要旨与现实应用[J]. 王华菊. 前沿. 2015(12)
[10]基于印象管理视角的名人网络形象建构探析[J]. 王丹萍,彭光芒. 新闻知识. 2015(09)
博士论文
[1]负面报道后国企和民企防御性印象管理行为对比研究[D]. 杨洁.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D]. 林晓兰.华东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网络游戏身份认同现象研究[D]. 苗力.湘潭大学 2018
[2]女性气质的自我呈现与身份建构[D]. 董娟.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3]韩寒微博“国民岳父”形象建构研究[D]. 王丹萍.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御宅族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D]. 吴静.南京大学 2016
[5]互联网语境下的明星形象建构研究[D]. 李亚楠.西南大学 2016
[6]污名赋予与形象重构:身体受损边缘人群的身份建构研究[D]. 屈媛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同性恋身份认同研究[D]. 张培斐.西南大学 2014
[8]中国内地明星包装与推广系统研究[D]. 胡小奇.上海师范大学 2012
[9]注意力经济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D]. 王利霞.山西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1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6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