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下的另类偶像生产
发布时间:2021-06-17 17:30
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冲击了原先以娱乐经纪公司为中心的偶像生产模式,为"网红"孵化提供了更多空间与资源。网络直播下的偶像生产主要依靠MCN机构的持续运作,但也出现了例如畸形流量追捧、网络审丑文化放纵等问题。不同于传统直播,网络直播的"受众本位"使粉丝实现自我赋权,掌握主动地位,但也因"流量为王"的价值标准和单一的盈利模式而使粉丝群体产生极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对不同意见和行为的排斥。
【文章来源】:新媒体研究. 2020,6(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直播网红的生产机制
1.1 网络直播平台的多元化、低门槛和碎片式呈现
1.2 MCN运作模式
1.3 稳定持续的流量变现
2 受众对偶像的角色塑造行为
2.1 自由选择和主动参与——自我赋权
2.2 弹幕刷屏——群体传播
2.3 打赏行为与产品购买——符号消费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赋权:“自我赋权”下公民舆论的形成——以“长沙修地铁移栽樟树”事件中的公民舆论为例[J]. 程汉华. 新媒体研究. 2016(18)
本文编号:3235617
【文章来源】:新媒体研究. 2020,6(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直播网红的生产机制
1.1 网络直播平台的多元化、低门槛和碎片式呈现
1.2 MCN运作模式
1.3 稳定持续的流量变现
2 受众对偶像的角色塑造行为
2.1 自由选择和主动参与——自我赋权
2.2 弹幕刷屏——群体传播
2.3 打赏行为与产品购买——符号消费
3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赋权:“自我赋权”下公民舆论的形成——以“长沙修地铁移栽樟树”事件中的公民舆论为例[J]. 程汉华. 新媒体研究. 2016(18)
本文编号:3235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3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