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6:1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互动愈加频繁,在互动中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形象成为一个国家通行于世界的名片。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提“一带一路”倡议,这为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更多机会。《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主流媒体中向外发声的重要渠道,其在建构国家形象时的特点、技巧和规律值得探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中关涉国家形象的报道呈现出如下特点:在内容方面,其报道主题以中国社会关系为主,报道题材聚焦政治题材,报道主体以政府为主,兼顾企业和民众;在报道形式方面,报道版面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特点、消息来源以本报记者为主,报道篇幅偏好中长篇报道,新闻配图也有一定技巧。借鉴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的话语三种功能即身份功能、关系功能和观念功能的观点,可将《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中有关国家形象的内容分为三个维度来解析,即中国人、中国社会关系、中国国家观念价值信仰。《人民日报·海外版》建构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具有家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形象;在中国社会关系方面,展现了友好合作的国家关系、和谐共进的阶层关系、良性互动的企业关系、以民为本的政民关系;在国家观念和价值信仰...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国家形象中国社会关系报道题材分类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国家形象中国传统价值观分类图
中国人特点分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层四维:家国情怀的文化结构探析[J]. 徐国亮,刘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论新时代文化象征视域下宏大叙事的发展策略[J]. 程天明,王义德.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日本主流报刊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变化分析——以《日本经济新闻》《读卖新闻》为例[J]. 李雪威,赵连雪. 现代日本经济. 2018(05)
[4]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与建构——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十九大报道的考察[J]. 李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5]文化使者:国家形象传播新引擎——以实地调研“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为例[J]. 顾晓. 东南传播. 2018(04)
[6]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标题语言看国家形象塑造[J]. 邹晓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中印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J]. 马冬丽,尚学南.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8]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正确义利观”探究[J]. 马鸣锴,黄子珍. 中国市场. 2018(05)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基于《马尼拉时报》涉华报道的稿件来源分析[J]. 汤璇. 当代传播. 2018(01)
[10]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明镜》周刊网站国际版涉华报道分析[J]. 冉华,戴骋. 国际传播. 2018(01)
博士论文
[1]《中国日报》国家形象建构研究(1981-2013)[D]. 戴长征.上海大学 2014
[2]论越南《人民报网》新闻报道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2003-2012)[D]. 吴德识.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 蒙象飞.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4]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 陈世阳.中共中央党校 2010
[5]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D]. 李凯.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互动建构[D]. 刘艳婷.暨南大学 2017
[2]《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专题报道新闻框架研究[D]. 姚玉娇.新疆大学 2017
[3]叙事视角下中国故事的传播与建构探究[D]. 袁亮杰.国际关系学院 2017
[4]《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的话语研究[D]. 孙洁.西南大学 2017
[5]《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阅兵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D]. 陈姣娣.湖南师范大学 2016
[6]“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D]. 刘晓.湘潭大学 2016
[7]框架理论下的《经济学人》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 吕箫.吉林大学 2016
[8]“一带一路”新闻框架研究[D]. 王超.西北大学 2016
[9]《纽约时报》头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2001-2013)[D]. 王凡.华东师范大学 2015
[10]《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伦敦“奥运特刊”报道特色研究[D]. 庞晟.武汉体育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39638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国家形象中国社会关系报道题材分类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国家形象中国传统价值观分类图
中国人特点分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层四维:家国情怀的文化结构探析[J]. 徐国亮,刘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论新时代文化象征视域下宏大叙事的发展策略[J]. 程天明,王义德.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日本主流报刊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变化分析——以《日本经济新闻》《读卖新闻》为例[J]. 李雪威,赵连雪. 现代日本经济. 2018(05)
[4]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与建构——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十九大报道的考察[J]. 李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5]文化使者:国家形象传播新引擎——以实地调研“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为例[J]. 顾晓. 东南传播. 2018(04)
[6]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标题语言看国家形象塑造[J]. 邹晓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中印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J]. 马冬丽,尚学南.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8]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正确义利观”探究[J]. 马鸣锴,黄子珍. 中国市场. 2018(05)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基于《马尼拉时报》涉华报道的稿件来源分析[J]. 汤璇. 当代传播. 2018(01)
[10]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明镜》周刊网站国际版涉华报道分析[J]. 冉华,戴骋. 国际传播. 2018(01)
博士论文
[1]《中国日报》国家形象建构研究(1981-2013)[D]. 戴长征.上海大学 2014
[2]论越南《人民报网》新闻报道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2003-2012)[D]. 吴德识.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 蒙象飞.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4]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 陈世阳.中共中央党校 2010
[5]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D]. 李凯.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互动建构[D]. 刘艳婷.暨南大学 2017
[2]《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专题报道新闻框架研究[D]. 姚玉娇.新疆大学 2017
[3]叙事视角下中国故事的传播与建构探究[D]. 袁亮杰.国际关系学院 2017
[4]《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的话语研究[D]. 孙洁.西南大学 2017
[5]《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阅兵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D]. 陈姣娣.湖南师范大学 2016
[6]“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D]. 刘晓.湘潭大学 2016
[7]框架理论下的《经济学人》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 吕箫.吉林大学 2016
[8]“一带一路”新闻框架研究[D]. 王超.西北大学 2016
[9]《纽约时报》头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2001-2013)[D]. 王凡.华东师范大学 2015
[10]《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伦敦“奥运特刊”报道特色研究[D]. 庞晟.武汉体育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396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9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