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的网络道德审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6 18:23
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西方舆论场上的“黑天鹅”事件以及各种传播现象预示着“后真相”时代已然来临。“后真相”虽起源于西方政治,但同时也反映出了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其中,网络道德审判这一新生的传播现象,也可看作是“后真相”在网络舆论领域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一。而且在网络舆论场中,有关网络道德审判的新闻案例也越来越多见,因此对于网络道德审判这一传播现象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后真相时代网络道德审判,简言之就是网民在新闻事件的真相尚未清晰之前,便在网络平台上以个人的道德准则为依据对新闻事件当事人作出“审判”的行为。后真相时代,事实已经让位于情感的宣泄。一个个闭合的群体形成了“回音壁效应”,拥有了极大话语权的人们,只顾维护自身以及所在群体的观点及情感,全然不顾事实真相,更不会顾忌自己手中的“审判权”是否会错杀无辜,才造成了网络道德审判现象盛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对于新闻传播领域来讲,此类传播现象已经构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且对社会道德氛围、社会文明进程、网络公共秩序、个人身心健康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通过对典型新闻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的网络道德审判...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网络道德审判与媒介审判关系图
基于共词分析的后真相研究知识图谱
图..口曰甲八~口业.湘脚,日口目廿抽叭.白峥川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和危害性[J]. 都萧雅,王一帆. 中州学刊. 2018(11)
[2]当代网络环境下键盘侠的利弊和管理办法建议[J]. 刘天琦. 传播力研究. 2018(30)
[3]回归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反思自媒体时代的后真相及其原理[J]. 张庆园,程雯卿.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9)
[4]道德心理的舆论张力: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的演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刘绩宏,柯惠新. 国际新闻界. 2018(07)
[5]人性论视角下的“江歌案”及其道德审判[J]. 汪微微,熊小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07)
[6]“后真相”与“新媒体”:时代的新课题[J]. 唐绪军. 传媒观察. 2018(06)
[7]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J]. 李彪. 新闻记者. 2018(05)
[8]探析后真相时代的特征及其原因[J]. 李金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02)
[9]“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J]. 李彪,喻国明. 新闻大学. 2018(02)
[10]从四个维度反思“江歌遇害案”——兼谈隐私权、名誉权、公正审判、案件报道规则[J]. 王军. 新闻爱好者. 2018(03)
硕士论文
[1]网络舆情事件的“后真相”现象研究[D]. 黄振胜.重庆工商大学 2018
[2]话语与权力:网络暴力的社会学分析[D]. 姜碧华.华东理工大学 2018
[3]“网络媒介审判”的危害与对策研究[D]. 龚陪.华中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97065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网络道德审判与媒介审判关系图
基于共词分析的后真相研究知识图谱
图..口曰甲八~口业.湘脚,日口目廿抽叭.白峥川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和危害性[J]. 都萧雅,王一帆. 中州学刊. 2018(11)
[2]当代网络环境下键盘侠的利弊和管理办法建议[J]. 刘天琦. 传播力研究. 2018(30)
[3]回归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反思自媒体时代的后真相及其原理[J]. 张庆园,程雯卿.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9)
[4]道德心理的舆论张力:网络谣言向网络暴力的演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刘绩宏,柯惠新. 国际新闻界. 2018(07)
[5]人性论视角下的“江歌案”及其道德审判[J]. 汪微微,熊小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07)
[6]“后真相”与“新媒体”:时代的新课题[J]. 唐绪军. 传媒观察. 2018(06)
[7]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J]. 李彪. 新闻记者. 2018(05)
[8]探析后真相时代的特征及其原因[J]. 李金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02)
[9]“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J]. 李彪,喻国明. 新闻大学. 2018(02)
[10]从四个维度反思“江歌遇害案”——兼谈隐私权、名誉权、公正审判、案件报道规则[J]. 王军. 新闻爱好者. 2018(03)
硕士论文
[1]网络舆情事件的“后真相”现象研究[D]. 黄振胜.重庆工商大学 2018
[2]话语与权力:网络暴力的社会学分析[D]. 姜碧华.华东理工大学 2018
[3]“网络媒介审判”的危害与对策研究[D]. 龚陪.华中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97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9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