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文化公益的新媒介赋权研究 ——以腾讯公益平台的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9 04:04
  近年来,针对“提升文化自信”这一目标,国家推出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相关政策,致力于自上而下开展文化复兴活动。公益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新媒介技术,自下而上连接更多的人与社会资源,在疾病救助、教育助学等公益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不过,由于文化公益起步较晚,其上线项目数量和影响力均远不及其他类型的公益。如何让用户和公益组织在新媒介的赋权下,发挥更多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公益动员的效果,进而改变文化公益的发展现状,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在腾讯公益平台上,使用多重关键字进行交叉搜索,累计查找到2018年内与文化相关的150个公益项目,记录其项目发起者、筹款额、捐款人数等信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敦煌数字供养人”、“妈妈制造为爱高定”、“古村系列项目”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案例研究。同时,通过访谈公益组织负责人与公益活动参与者,在操作层面和执行层面,对文化公益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文化公益的发展探索可行之路。本文针对文化层面的公益研究空白,创新性地将新媒介赋权理论引入文化公益的研究之中,并将研究的颗粒度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和参与...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化公益的新媒介赋权研究 ——以腾讯公益平台的项目为例


腾讯公益平台(微信端)首页及善款进度通知页面

指尖,公益,小程序,敦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电商购物类、休闲游戏类等“小程序”。在文化公益中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涵,容易被开发成实物,所以除了直接程序中,通过购买爱心商品来支持项目。制造为爱高定”项目中,用户可在微信搜索“唯品会”小程”选购公益商品,微信支付完成订单后,30%-60%利润将地区手工艺人,实现专项扶贫;在“数字供养人”项目中,序,进入丝巾定制页面,一方面将敦煌元素 DIY 到可穿电子展览馆,另一方面还可购买实物丝巾,支持供养人项

界面图,代言人,界面


图 3-3 “非遗代言人”H5 界面识别被广泛应用到侦查安防、门禁安全等领域,更多只是对,该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真实场景之中。而 AI 图像处理技术真实的用户能参与到虚拟的传播场景中,人们在看到传统上传自拍照这个具有个人色彩的动作,将自己与传统文化紧体验新形象、新身份、新角色的“瘾”,增强人们的分享欲术实现个性化的内容定制网的内容生产中,需要注意内在的个性化需求与外在形象的互动型公益除了利用 AI 人脸融合技术,满足角色扮演和身也利用其它数字技术,让用户通过制作具有主观审美、思想表服饰、手工艺品等,向外界展示个人审美与艺术品位。字供养人”和王者荣耀合作的 H5 中,用户通过数字技术,


本文编号:3400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00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1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