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与社会支持研究 ——基于媒体新闻与网民评论的内容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2 19:0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留守儿童已然成为社会的的重大问题,。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成为公众了解、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媒体组织所塑造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深刻影响着公众对留守儿童的认知水平与情感态度,再经过网络的放大与聚焦,进而影响了公众所建构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同时也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产生影响。当下,传播学界对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以及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虽颇丰,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以往的研究往往注重从特定的媒体组织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并没有将网民视角纳入研究之中,由此造成数据来源单一,媒介形象缺乏认知主体等问题。二是以往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偏向于从心理学、社会学出发,以强关系网络为视角去探究问题,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媒介化社会下,社会支持研究的弱关系倾向。针对上述研究中所存在的方法问题,本文以互文性、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以2016年至2018年中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闻网站及其微博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网民评论等文本信息作为研究材料,在自然语言处理(NLP)的辅助下,以文本内容分析为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留守儿童...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互文性两个维度
3)网民评论中对留守儿童呈现出何种社会支持类型?体类型有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陪伴支持。)关爱留守儿童新闻、评论文本的话语实践向度分析。1)以上影响因素是否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现状产生何种影响,能否从新闻论话语的社会实践向度出发,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困境进行现实环境与历史的分析?2)能否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与社会实践向度对相关困境提出对应议?三)整体研究框架文以互文性理论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理论作为理论进路来构建本文的框架。如图 1-1 所示,本文将媒体组织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作为初级文主题相近的新闻报道作为次级文本,将网民评论作为第三文本,从文本的与情感价值方面建构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同时并比较媒体组织与网民之间儿童媒介形象的异同。以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理论作为进路,探讨媒体组织民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以此为媒体组织今后报道留守儿童提供借鉴
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与社会支持研究——基于媒体组织与网民的内容分析农村 工作 保护 监护 问题 家庭 教育 政府 万人 学校 成人责任 情况 外出 发展 建立 加强 全国 解决 子女 保障 服务监护人 组织 部门爱心 志愿者 公益 小学 学生 帮助 希望 项目 关注 海尔 服务 学校 中国 爸爸 学习 成长 公益活动 快乐 我们 教育 暑期 温暖 陪伴 发展 健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端网络健康互助群组的参与度对成员感知社会支持和抑郁程度的影响研究——以癫痫病症QQ群为例[J]. 潘曙雅,邱月玲. 国际新闻界. 2019(02)
[2]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分化、归因、干预[J]. 刘红升,靳小怡,陈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社会支持还是参照群体?——社会网络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的考察[J]. 郭小弦,王建.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1)
[4]父爱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赵小燕,邱云,张芸,罗尧竞. 中国健康教育. 2018(11)
[5]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学校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赵可云,赵雪梅,黄雪娇,梁海青. 终身教育研究. 2018(05)
[6]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J]. 宋月萍. 人口研究. 2018(05)
[7]基于word2vec和LDA的文本主题[J]. 徐守坤,周佳,李宁,石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8(09)
[8]留守儿童积极情感教育之对策[J]. 姜英杰,严燕. 教育研究. 2018(08)
[9]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 心理学报. 2018(09)
[10]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与心理问题探究[J]. 李美华,张建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博士论文
[1]媒介形象系统论[D]. 宣宝剑.中国传媒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呈现研究(2004-2016)[D]. 任道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研究[D]. 孙欢欢.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研究(2000-2011)[D]. 陶萄.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 陈怡.扬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6922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互文性两个维度
3)网民评论中对留守儿童呈现出何种社会支持类型?体类型有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陪伴支持。)关爱留守儿童新闻、评论文本的话语实践向度分析。1)以上影响因素是否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现状产生何种影响,能否从新闻论话语的社会实践向度出发,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困境进行现实环境与历史的分析?2)能否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与社会实践向度对相关困境提出对应议?三)整体研究框架文以互文性理论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理论作为理论进路来构建本文的框架。如图 1-1 所示,本文将媒体组织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作为初级文主题相近的新闻报道作为次级文本,将网民评论作为第三文本,从文本的与情感价值方面建构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同时并比较媒体组织与网民之间儿童媒介形象的异同。以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理论作为进路,探讨媒体组织民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以此为媒体组织今后报道留守儿童提供借鉴
留守儿童媒介形象与社会支持研究——基于媒体组织与网民的内容分析农村 工作 保护 监护 问题 家庭 教育 政府 万人 学校 成人责任 情况 外出 发展 建立 加强 全国 解决 子女 保障 服务监护人 组织 部门爱心 志愿者 公益 小学 学生 帮助 希望 项目 关注 海尔 服务 学校 中国 爸爸 学习 成长 公益活动 快乐 我们 教育 暑期 温暖 陪伴 发展 健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端网络健康互助群组的参与度对成员感知社会支持和抑郁程度的影响研究——以癫痫病症QQ群为例[J]. 潘曙雅,邱月玲. 国际新闻界. 2019(02)
[2]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分化、归因、干预[J]. 刘红升,靳小怡,陈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社会支持还是参照群体?——社会网络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的考察[J]. 郭小弦,王建.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1)
[4]父爱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赵小燕,邱云,张芸,罗尧竞. 中国健康教育. 2018(11)
[5]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学校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赵可云,赵雪梅,黄雪娇,梁海青. 终身教育研究. 2018(05)
[6]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J]. 宋月萍. 人口研究. 2018(05)
[7]基于word2vec和LDA的文本主题[J]. 徐守坤,周佳,李宁,石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8(09)
[8]留守儿童积极情感教育之对策[J]. 姜英杰,严燕. 教育研究. 2018(08)
[9]父母关爱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机制:追踪研究[J]. 范兴华,方晓义,黄月胜,陈锋菊,余思. 心理学报. 2018(09)
[10]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与心理问题探究[J]. 李美华,张建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博士论文
[1]媒介形象系统论[D]. 宣宝剑.中国传媒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呈现研究(2004-2016)[D]. 任道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研究[D]. 孙欢欢.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研究(2000-2011)[D]. 陶萄.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 陈怡.扬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6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4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