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21:46
  中国留学生是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媒介形象的建构着不仅关系其声誉,也是国家形象传播链中的重要一环。《纽约时报》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塑造的中国留学生形象,会直接影响海内外大众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认知与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解读。因此,探究《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的相关报道,了解西方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纽约时报》为目标媒体,选取2003年至2018年间有关中国留学生的报道,共计159篇,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对报道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试图探寻出《纽约时报》笔下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并针对《纽约时报》建构中国留学生形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如何呈现全面、真实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带来有益思考,本文包括绪论和三个章节。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文献综述进行了阐释。文献综述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有关媒介形象的研究、中国留学生形象的研究,进而确立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对《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的实证考察。包括研究设计和内容分析。对《纽约时报》进行媒体定位,...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


《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报道数量经归纳分析,《纽约时报》中有关中国留学生的新闻报道数量整体表现出波

《纽约时报》,消息来源,中国留学生,引用表


图 2《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报道消息来源总体来看,《纽约时报》对消息源的引用表现出三个特点。首先,在有关留学生新闻报道中引用“专家学者”和“媒体”作为消息来源的占比最多,高达 23.8%和 20.1%。国内外专业人士信源的高占比,表明了《纽约时报》关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美国专业学者的分析占高于中国专家学者,这一方面表明《纽约时报》注重意见和观点的平衡,也种程度上体现出对本国专家学者更为“信任”。其次,媒体作为消息源的比例也较高,但在引用中国媒体时都会对媒体的进行标明,如在引用新华社的消息时,每次都会标明其“为国家所有”“为党所有”,这是一种隐性的评价。在消息源中,非网媒的网络信息被多次引中外国多为 Facebook 用户对中国留学生和报道事件内容的评价,而微博内容为了中国非官方的大众评论的主要代表,但通过观察微博内容多以负面评论,主要是对中国留学生个人与群体的贬低和对中国政府的质疑。最后,作为新闻事件的主体“当事人”即中国留学生本人,本该是主要的消息来源,但以“当事人”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占比仅为 14.4%,虽然在报道中

《纽约时报》,新闻体裁,中国留学生,留学生


第一章 《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的实证考察四)新闻体裁根据对 159 篇与中国留学生有关的新闻进行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在国留学生新闻时,主要采用了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读者来信和种新闻体裁。表 9《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报道新闻体裁新闻体裁 频数 频率消息 62 38.9%通讯 46 28.9%特写 14 8.8%新闻评论 31 19.7%读者来信 4 2.5%其他 2 1.2%总计 159 1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政治精英到普通业者:中国记者媒介形象流变——基于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的分析[J]. 高贵武,江灏锋.  新闻界. 2018(10)
[2]《纽约时报》的创新与启示[J]. 苏衡,严三九.  当代传播. 2018(02)
[3]中国留学生银幕形象的变迁——从《郁达夫传奇》到《中国合伙人》[J]. 王佳黎.  当代电影. 2017(10)
[4]“多面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研究——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为例[J]. 常姗姗.  新闻大学. 2017(03)
[5]被弱者化的受害者——国内网络媒体对中国留学生的媒介形象建构[J]. 赵文庆.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8)
[6]西方媒介话语中中国形象的“变”与“不变”——以《纽约时报》十年涉华报道为例[J]. 徐明华,王中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12)
[7]赛珍珠小说中留学生及海归派形象分析——基于个人知识管理视角[J]. 张雁凌.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8]日本纪录片中的中国留学生形象[J]. 刘忠波.  对外传播. 2016(03)
[9]论《围城》中的女留学生形象[J]. 刘思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04)
[10]《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的消息来源与新闻话语分析[J]. 王晨燕.  新闻界. 2014(22)

博士论文
[1]“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D]. 余婉卉.武汉大学 2010
[2]媒介形象系统论[D]. 宣宝剑.中国传媒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纽约时报》对亚裔美国人的媒介形象建构[D]. 李一诺.山东大学 2018
[2]《留东外史》与《留西外史》中留学生形象的比较研究[D]. 卓欣欣.江苏师范大学 2018
[3]1949年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研究[D]. 何沁袁.苏州大学 2018
[4]电子竞技选手的媒介形象呈现[D]. 何朝宁.暨南大学 2017
[5]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建构框架对比分析[D]. 尹宇航.西南政法大学 2017
[6]《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的建构分析(2012-2015)[D]. 娄云婷.暨南大学 2016
[7]《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留学生报道特点研究[D]. 杜小娟.兰州大学 2016
[8]《留学生》杂志中的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D]. 胡雨雯.湖南师范大学 2014
[9]《纽约时报》涉华女性报道分析[D]. 张楠.山东大学 2014
[10]网络新闻中医生媒介形象研究[D]. 李楠.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05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05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