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偶像女性化社会建构与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5 20:29
  2018年《偶像练习生》和《开学第一课》相继播出后,网络空间呈现以“娘炮”批评指称女性化偶像的话语激辩。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事物“本质特征”的形成是社会习得的结果,因此偶像女性化气质及共同认知的形成是由时间和空间环境下历史、社会、文化、媒体等综合因素共同建构的结果。从历史语境看,女性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古代就有男色现象,表现为“以色谋生”或性别错位演绎。它是由意识形态及禁娼制度等政治因素;楚文化与地域习俗、南戏传播及旦角表演等文化因素;娱乐设施繁荣与市场宽容等经济因素;出版兴盛、狭邪书写、女性化艺术创作等媒介因素共同建构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港台流行歌曲和西方影视剧借助电子媒介在大陆传播,追星族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至偶像崇拜阶段,受众的偶像气质偏好逐渐从英雄形象气质向有着女性化特征的养成系明星气质转变。偶像女性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政治意识让位商业意识、城乡结构调整与计划生育下的性别比例失衡等政策环境决定了偶像气质认知差异;产业体制改革、休闲文化政策及文化贸易壁垒等宏观把关推动了偶像气质的迭代更新。其次,西方后现代审美思潮、日本二次元文化、日韩偶像文化、道家“...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偶像女性化社会建构与影响研究


社会建构论理论框架

偶像,网络文学,女性化


图 4-1 网络文学与偶像塑造的关系市场开拓加速偶像女性化进程。一方面,广告总是社会大众的痛点在哪里。随着“她经济”时代的来告形象呈现让位于女性化偶像“男友风”式广告形象“她经济”环境下的女性凝视。在这一消费意识形

偶像,女性化,粉丝,自为


业化复制的冷漠气息。同时,女性化偶像尤其重视自为代表的偶像养成记中,被网友评价为“盛世美颜”的蔡“妖艳性感的渔网透视装,蓝灰色的美瞳,小烟熏妆容拿包遮脸,拒绝粉丝拍照;《择天记》中鹿晗妆容堪比剧角色塑造和偶像荧幕日常中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团综开启电视综艺节目策划新思路——以日本偶像团体“岚”团综为例[J]. 韩迪.  新闻知识. 2019(03)
[2]网络文学的起兴、异化与价值回归——基于三种经典传播学理论的解析[J]. 余碧琳,汤雪梅.  出版发行研究. 2018(11)
[3]“完美偶像”洛天依,二次元如何撬动“00后”[J]. 梁伟.  商学院. 2018(08)
[4]观念、行为与结构——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分析[J]. 高扬.  现代国企研究. 2018(14)
[5]“南风”:地域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之男风叙事[J]. 杨宗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6]青年群体中的新型城乡分割及其社会影响[J]. 李春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新媒介和旧媒介——基于媒介史的二者关系理论化探索[J]. 加布里埃尔·巴尔比,戎瑶.  全球传媒学刊. 2016(01)
[8]被劫持的“新闻自由”与文化领导权[J]. 赵月枝.  经济导刊. 2014(07)
[9]网络雷词“伪娘”考[J]. 王伟思.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9)
[10]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德塞都的大众文化审美[J]. 亨利·詹金斯,杨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中国文化贸易政策研究[D]. 汪颖.江西财经大学 2015
[2]汉语“角色语言”研究[D]. 河崎深雪.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 李东铁.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韩国偶像剧男性气质研究[D]. 徐辉.山东大学 2017
[2]户外真人秀中的明星形象研究[D]. 邓付林.福建师范大学 2017
[3]护肤品视频广告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 叶颖.西华师范大学 2017
[4]大众媒介视域下偶像形象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D]. 李超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6
[5]新媒体环境下的明星形象建构研究[D]. 石依诺.黑龙江大学 2016
[6]韩国偶像剧男性气质变迁研究[D]. 李津竹.辽宁师范大学 2015
[7]日本ACG亚文化流行语研究[D]. 王大阔.东北师范大学 2014
[8]我国青少年群体性别角色发展“中性化”问题研究[D]. 崔津泉.华北电力大学 2014
[9]性别与形象一致性对逆性别消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D]. 徐灼.东华大学 2014
[10]中国古代男色文学研究[D]. 魏墨青.山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9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609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