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信息传播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05:19
麦克卢汉曾说:人类社会是以媒介当作前进的动力的。在数字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传统的媒介也渐渐推陈出新,使大众具备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可能。而在手机、互联网等一些媒介技术融合发展这一背景之下,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而产生。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新型工具——微博,它的出现引发了各界人士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其用户规模在不断的攀升,而影响力也在持续的上升,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微革命。微博以其平、快、短这些特点,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事件当中,微博更是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改变了传统媒体中信息的传播方式。 但在这一革命性创新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它不甚清晰的发展前景也让人担忧。针对这样的现状,针对独立而具备特色的新浪微博,笔者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做以研究,以新浪热门微博中的社会热点事件为依托,对微博当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传播机制进行研究,探寻微博中传播信息的要素、特点、模式与效果,并就如何对微博的信息进行监控与预测加以论述。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理论基础
2.1 社会热点事件
2.2 微博中的信息传播功能
2.2.1 广播式大众传播和发布的功能
2.2.2 @功能和人际传播的功能
2.2.3 转发功能和二次传播的功能
2.2.4 评论和互动传播的功能
2.3 信息传播机制
3 基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3.1 样本概述
3.1.1 抽取样本
3.1.2 抽样原则
3.1.3 样本编码
3.1.4 样本统计
3.2 样本分析
3.3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微博信息要素
3.3.1 信息源与信息宿:跟随性交互模式,无“传—授”者之分
3.3.2 信息传播的内容:“微”内容和碎片化的叙事特点
3.3.3 信息传播的途径:多样化信息发布的渠道
3.3.4 信息传播的效果
3.4 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
3.4.1 微博传播模式的构建
3.4.2 小结
4 微博中的信息监控与预测
4.1 微博中的信息监控
4.1.1 建立起组织机构
4.1.2 制定规章与制度
4.1.3 做好梳理、收集、核实信息等工作
4.2 微博中的信息预测
4.2.1 用户的活跃度
4.2.2 内容的重要性
4.2.3 用户的兴趣
4.2.4 用户间相同兴趣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64638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理论基础
2.1 社会热点事件
2.2 微博中的信息传播功能
2.2.1 广播式大众传播和发布的功能
2.2.2 @功能和人际传播的功能
2.2.3 转发功能和二次传播的功能
2.2.4 评论和互动传播的功能
2.3 信息传播机制
3 基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3.1 样本概述
3.1.1 抽取样本
3.1.2 抽样原则
3.1.3 样本编码
3.1.4 样本统计
3.2 样本分析
3.3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微博信息要素
3.3.1 信息源与信息宿:跟随性交互模式,无“传—授”者之分
3.3.2 信息传播的内容:“微”内容和碎片化的叙事特点
3.3.3 信息传播的途径:多样化信息发布的渠道
3.3.4 信息传播的效果
3.4 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
3.4.1 微博传播模式的构建
3.4.2 小结
4 微博中的信息监控与预测
4.1 微博中的信息监控
4.1.1 建立起组织机构
4.1.2 制定规章与制度
4.1.3 做好梳理、收集、核实信息等工作
4.2 微博中的信息预测
4.2.1 用户的活跃度
4.2.2 内容的重要性
4.2.3 用户的兴趣
4.2.4 用户间相同兴趣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64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6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