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报》中的性别话语研究 ————基于对“两会特刊”报道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30 05:57
男女平等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男女平等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并被写入宪法。然而,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并不等于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现实生活中,女性在参政议政、就业、受教育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遭遇种种不公平甚至歧视性的待遇。人们对于男女平等只是口号上重视,内心却是漠视的。男女平等在实践中和文本中的差距不禁让我们反思:当今中国,男女平等的现状究竟如何?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相应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传播媒介的新闻媒体对性别话语的报道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论文以《中国妇女报》“两会特刊”报道为分析蓝本,选取了十八大以来“两会特刊”这一栏目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对选定的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和定性阐述,从而达到考察国家和社会如何建构性别话语以实现性别平等的研究目的。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和意义,并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相关概念和本文...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解释路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性别的内涵
2.1.2 话语与性别话语的内涵
2.2 本文的解释路径
2.2.1 研究对象的选定
2.2.2 研究设计的确定
3 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报》中性别话语内容量化分析
3.1 “两会特刊”报道样本表面特征分析
3.1.1 报道数量
3.1.2 报道版面
3.1.3 报道篇幅
3.1.4 报道体裁
3.1.5 消息来源
3.1.6 报道主题
3.2 “两会特刊”报道样本内容分析
3.2.1 新闻标题
3.2.2 词汇选择
3.2.3 叙事视角
3.3 小结
4 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报》中性别话语的质化探究
4.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问题”
4.1.1 关于生育性质的认识
4.1.2 关于家庭暴力现象的思考
4.2 生育议题中的话语呈现
4.2.1 报道内容侧重政策深度解读
4.2.2 报道注重拓宽多元化主题
4.2.3 报道具有独特的社会性别视角
4.2.4 小结
4.3 家庭暴力议题中的话语呈现
4.3.1 家庭暴力议题进入话语中心
4.3.2 报道内容多维度开展
4.3.3 报道具有女性视角
4.3.4 小结
5 《中国妇女报》中性别话语呈现效果及启示
5.1 “两会特刊”中性别话语呈现的效果
5.1.1 呈现了多领域的性别议题
5.1.2 增强了大众的性别意识
5.1.3 引领了社会先进性别文化
5.2 “两会特刊”中性别话语呈现的反思
5.3 对中国两性平等发展的启示
5.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
5.3.2 增强社会性别意识
5.3.3 大力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5.3.4 培育和宣传先进性别文化
5.3.5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之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806566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解释路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会性别的内涵
2.1.2 话语与性别话语的内涵
2.2 本文的解释路径
2.2.1 研究对象的选定
2.2.2 研究设计的确定
3 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报》中性别话语内容量化分析
3.1 “两会特刊”报道样本表面特征分析
3.1.1 报道数量
3.1.2 报道版面
3.1.3 报道篇幅
3.1.4 报道体裁
3.1.5 消息来源
3.1.6 报道主题
3.2 “两会特刊”报道样本内容分析
3.2.1 新闻标题
3.2.2 词汇选择
3.2.3 叙事视角
3.3 小结
4 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报》中性别话语的质化探究
4.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问题”
4.1.1 关于生育性质的认识
4.1.2 关于家庭暴力现象的思考
4.2 生育议题中的话语呈现
4.2.1 报道内容侧重政策深度解读
4.2.2 报道注重拓宽多元化主题
4.2.3 报道具有独特的社会性别视角
4.2.4 小结
4.3 家庭暴力议题中的话语呈现
4.3.1 家庭暴力议题进入话语中心
4.3.2 报道内容多维度开展
4.3.3 报道具有女性视角
4.3.4 小结
5 《中国妇女报》中性别话语呈现效果及启示
5.1 “两会特刊”中性别话语呈现的效果
5.1.1 呈现了多领域的性别议题
5.1.2 增强了大众的性别意识
5.1.3 引领了社会先进性别文化
5.2 “两会特刊”中性别话语呈现的反思
5.3 对中国两性平等发展的启示
5.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
5.3.2 增强社会性别意识
5.3.3 大力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5.3.4 培育和宣传先进性别文化
5.3.5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之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806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0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