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镜像研究(1842-1873)

发布时间:2017-05-29 12:01

  本文关键词:《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镜像研究(1842-1873),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是19世纪风靡英国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图文并茂的刊物。《伦敦新闻画报》的历史有一百多年,对中国的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其他西方历史资料难以达到的。该刊持续刊登了大量关于中国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报道,向西方展现了近代的中国社会,对西方人了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图像还尚未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19世纪,它借由图画提供的报道方式,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因此,该刊物对于探究海外媒体的中国镜像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伦敦新闻画报》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刻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实镜像。那么,它是如何通过报道展现当时的中国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全貌的;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报道呈现出了怎样的中国国家镜像,对西方受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决定研究《中国新闻画报》中的中国报道来分析该刊呈现的中国国家镜像,探究西方人如何看待当时的中国。本研究以《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沈弘教授历时十年对《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报道的中文翻译著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纪录的晚清1842-1873》的内容为研究文本,以文本分析法对近三十年来的《伦敦新闻画报》上刊登的关于中国图片和文字报道进行分类和归纳,然后分析其涉华报道在内容、编辑、态度倾向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其中国报道所呈现的中国近代镜像、中英两国关系以及对公众舆论、新闻事业及历史研究的影响。全文的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伦敦新闻画报》的创办背景及传播者分析。在该章节主要从技术、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伦敦新闻画报》的创办背景,并考察《伦敦新闻画报》的主要创办人和记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的技术进步、政治管制放松、经济增长、城市的扩张和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文化的普及等为《伦敦新闻画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三章,《伦敦新闻画报》中国镜像的具体呈现。该章节为研究的重点。笔者依据报道内容主题,将1842到1873年的《伦敦新闻画报》上的186篇中国报道进行归纳和分类,分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其他六个议题。再通过对每个议题的细分和文本的分析归纳,探讨其各个议题的镜像如何呈现以及镜像的特点。第四章,《伦敦新闻画报》中国镜像的文本特点。笔者从内容和编辑两方面对《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报道文本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其报道主要具有涉及内容广泛、新闻来源多样、专题报道出色和图文并茂等特点。第五章,《伦敦新闻画报》中国镜像的总体分析。根据对报道的分析和归纳,分析其涉华报道的价值倾向及转变,总结出《伦敦新闻画报》构建出的整体的近代中国国家镜像:残暴腐朽面临着垮台的清政府,闭关锁国和贫穷混乱的社会环境,神秘丰富亦观念落后的民俗文化,愚昧无知又勤劳善良的老百姓。第六章,《伦敦新闻画报》中国报道的影响及意义。总结《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报道对于新闻事业、中英关系以及历史研究的影响和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说明不足之处等。
【关键词】:伦敦新闻画报 海外媒体 中国镜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9.5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一、选题来源11-12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三、研究综述13-18
  • (一) 关于《伦敦新闻画报》的研究13-15
  • (二) 关于海外媒体的涉华报道研究15-18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18-21
  • (一) 研究对象及内容18-19
  • (二) 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伦敦新闻画报》的创办背景及人员构成21-32
  • 一、创办背景21-27
  • (一) 技术环境:印刷技术的提高21-22
  • (二) 政治环境:新闻政策的渐变22-24
  • (三) 社会环境:新闻需求的增加24-25
  • (四) 经济环境:广告产业的扩张25-27
  • 二、人员构成27-32
  • (一) 创办者:英格拉姆——图片新闻之父27-29
  • (二) 采编队伍:艺术家、作家、特派记者兼画家29-32
  • 第三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国镜像的具体呈现32-102
  • 一、政治镜像35-54
  • (一) 政治事件36-45
  • (二) 政治人物45-49
  • (三) 国际访会49-50
  • (四) 政治制度50-53
  • (五) 战后赔款53-54
  • 二、军事镜像54-66
  • (一) 军事装备54-59
  • (二) 战争战况59-66
  • 三、文化镜像66-83
  • (一) 风景建筑67-69
  • (二) 传统习俗69-73
  • (三) 科举教育73-77
  • (四) 文化生活77-81
  • (五) 宗教信仰81-83
  • 四、社会镜像83-100
  • (一) 衣食住行84-90
  • (二) 劳动与娱乐90-93
  • (三) 社会现象和人物特写93-100
  • 五、经济镜像100-102
  • 第四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国镜像的文本特点102-119
  • 一、内容特点:广泛深入102-108
  • (一) 涉及内容广泛102-104
  • (二) 报道来源多样104-106
  • (三) 专题报道出色106-108
  • 二、编辑特点:图文并茂108-119
  • (一) 图片:生动再现109-116
  • (二) 文字:细节补充116-119
  • 第五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国镜像的总体分析119-131
  • 一、近代中国图景的特色描绘120-127
  • (一) 残暴腐朽而必将垮台的清朝政府120-122
  • (二) 闭关锁国和贫穷混乱的社会环境122-124
  • (三) 神秘丰富却观念落后的民俗文化124-126
  • (四) 愚昧无知又勤劳善良的中国百姓126-127
  • 二、《伦敦新闻画报》的价值立场127-131
  • 第六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国报道的影响及意义131-136
  • 一、对新闻事业的影响131-133
  • 二、对中英关系的影响133-134
  • 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134-136
  • 结束语136-137
  • 参考文献137-140
  • 致谢140-14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连振海;;如何用电视手法解读历史——《中国世博第一人》创作手记[J];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杨宁舒;西方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N];黑龙江日报;2014年

2 陈阳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被飞机“俘虏”的景观[N];文汇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露;《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镜像研究(1842-1873)[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镜像研究(1842-1873),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4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