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畜视频的“热传播”现象研究
本文关键词:鬼畜视频的“热传播”现象研究
【摘要】:近年来,消费主义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趋增强,对于从前消费物品的社会观念,现如今的人们更在乎的是消费物品背后的意义与符号。网络媒介的兴起与发展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种象征着欲望的符号不断地被网络实践生产出来。鬼畜视频作为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的新产物,经过几年的发展,已于2015年在全社会呈现出了“全民鬼畜”的发展态势,鬼畜视频不再仅仅局限在Acfun(俗称A站)和Bilibili(俗称B站)弹幕视频网站这两个二次元大本营,而更多的涌入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甚至登上了传统媒体的屏幕和版面。与此同时,鬼畜作为一种新文化形式也被运用到了电视广告和娱乐节目当中。鬼畜视频的“热传播”与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以及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换言之,它们为鬼畜视频的“热传播”及“全民鬼畜”的局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然而,消费主义文化在不断刺激大众消费欲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社会责任感淡漠、社会娱乐化倾向、人文精神缺失等诸多方面,如果听之任之继续发展,最终受到伤害的将会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健康。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鬼畜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走红,从传播和文化的角度解析其“热传播”现象,同时对鬼畜视频做出价值反思,在前人对恶搞视频和网络空间消费主义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以鬼畜视频为例做进一步的探析,从而引导鬼畜视频于日后形成健康向上的发展状态。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来解析鬼畜视频的“热传播”现象。第一部分作为全文的绪论,主要是围绕本论题展开的概括性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鬼畜视频在我国的诞生条件与出现背景、鬼畜视频自身的定义、分类、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发展阶段展开论述。第三部分从传播学入手对鬼畜视频进行了解析,包括传播环境、传播路径、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效果几个方面。第四部分为鬼畜视频的文化解析,主要从消费主义与狂欢理论及相关传播学理论分析鬼畜视频如何从小众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第五部分主要是由鬼畜视频的“热传播”现象引发的“冷思考”,指出鬼蓄视频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个人、社会乃至传媒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出鬼畜视频在未来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引导与规约。
【关键词】:新媒体 鬼畜视频 消费主义 狂欢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现状10-12
- 1.4 研究方法12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2-14
- 2 鬼畜视频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14-23
- 2.1 鬼畜视频简介14-18
- 2.2 鬼畜视频在我国的出现背景18-20
- 2.3 鬼畜视频在我国的发展阶段20-23
- 3 鬼畜视频的传播学解析23-32
- 3.1 传播环境23-24
- 3.2 传播途径24-27
- 3.3 传播者27-28
- 3.4 传播对象28-29
- 3.5 传播内容29-31
- 3.6 传播效果31-32
- 4 鬼畜视频的文化解析32-39
- 4.1 从恶搞视频到鬼畜视频32-33
- 4.2 从娱乐到狂欢33-36
- 4.3 从娱乐到网络文化消费36-39
- 5 对鬼畜视频“热传播”现象的“冷思考”39-46
- 5.1 鬼畜视频存在的问题39-40
- 5.2 鬼畜视频的负面影响40-43
- 5.3 鬼畜视频的发展需要引导与规约43-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2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富强;爱维德在中国拓展新视频领域[J];今日电子;1996年04期
2 王缦缦;爱维德技术公司在中国拓展新视频领域[J];现代电信科技;1996年04期
3 陈永东;;2010年网络视频领域发展趋势[J];软件工程师;2010年Z1期
4 苏岩;;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11期
5 瞬雨;;视频突破:聚合的开放性意义[J];软件工程师;2009年06期
6 吴勇毅;;以创新破困局——2012视频网业之嬗变[J];软件工程师;2012年05期
7 李萧然;;三视频巨头弃成见结盟 二三线阵营面临生死抉择[J];IT时代周刊;2012年10期
8 贾志宏 ,康文萱;1993年《国际音视频》杂志视频大奖赛[J];今日电子;1994年01期
9 莫黎,方骅;多媒体技术在视频领域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2年05期
10 ;2008年市场规模超15亿 网络视频业格局渐明[J];中国传媒科技;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平;亿万财富百日造 网络视频的现实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薛娟;网络视频:烧钱不赚钱?[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张牧涵;网络视频挑战电视[N];市场报;2007年
4 张亚萍;“新规”加速视频业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智军;第一视频 出击微视频 打造明星团队[N];计算机世界;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燕;第一视频主推微视频[N];科技日报;2010年
7 实习记者 俞悦;网络视频试图联姻传统行业 基因成本众多因素左右其抉择[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8 商报实习记者 魏蔚;新浪推微视频赶搭行业末班车[N];北京商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荣;激动网首推视频云计划[N];中国证券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任晓宁;微视频一路升温:产业前景日见清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丞;无线网络中视频跨层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耿杰;视频概念检测中的领域自适应和语义关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刘桂清;视频摘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梅涛;家用视频内容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宋彦;视频语义标注方法和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付畅俭;基于内容的视频结构挖掘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白亮;本体支持的视频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罗青山;面向视频挖掘的视觉内容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静;视频信息检索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郭戈;数字视频语义信息提取与分析[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吉羊;基于视频非接触技术的身份识别、追踪及异常预警[D];浙江大学;2016年
2 姜丽秋;视频网站传播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艳茹;视频网站成本费用控制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4 尹路通;基于隐语义模型的网络视频推荐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5 王浩宇;特效在微视频领域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任晓琴;鬼畜视频的“热传播”现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7 郭利安;中国网络自制剧传播效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亚;解析新浪视频的成功运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锦星;视频监控云系统架构及运营模式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春亮;广告视频探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82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58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