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逐步强大,中国快速崛起已成为全世界所公认的事实。目前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等国际形象逐步被世界所认同,但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的国家形象构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网络的时效性、交互性以及跨越性表明,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国家形象建构是提升国家形象最为有效的方式。而网络媒体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形象塑造、形象认同、形象传播、形象维护等环节。本文分析了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厘清中国网络媒体国家形象构建目标,即为民主负责的政治形象、健康富强的经济形象、美丽和谐的社会形象以及古国文明的文化形象,探讨了中国网络媒体国家形象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重构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网络媒体国家形象构建应采用“塑造—传播—认同”构建模式和“传播—认同—塑造”构建模式,并应采取基于客观形象的正面宣传、基于外交关系的互动交往以及基于危机事件的形象修复等三种路径来构建。通过分析《中国日报网英文版》《人民网英文版》和《新华网英文版》的网站版块设置、版块子栏目、网站内容和网站功能,整理皮尤国际数据调查中心、Alexa(专业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中国对外传播研究会《中国国家形象报告》的调研数据,分析得出中国网络媒体国家形象构建存在形象塑造不完整、不准确,以及国家形象传播不到位、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中国网络媒体国家形象建构的顺利推进还必须一定的管理保障和资源保障,其中管理保障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而资源保障则主要包括技术保障、人才保障以及资金保障。
【关键词】:网络媒体 国际传播 国家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内文献综述13-16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6-17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7-18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创新点18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20
- 1.4.1 研究思路18-19
- 1.4.2 研究方法19-20
- 第2章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目标与构建原则20-30
- 2.1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目标20-24
- 2.1.1 民主负责的政治形象20-22
- 2.1.2 健康富强的经济形象22-23
- 2.1.3 美丽和谐的社会形象23
- 2.1.4 古老文明的文化形象23-24
- 2.2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原则24-30
- 2.2.1 客观性原则25-26
- 2.2.2 一致性原则26-27
- 2.2.3 发展性原则27-28
- 2.2.4 重构性原则28-30
- 第3章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模式与构建路径30-40
- 3.1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模式30-34
- 3.1.1“塑造—传播—认同”构建模式31-32
- 3.1.2“传播—认同—塑造”构建模式32-34
- 3.2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路径34-40
- 3.2.1 基于客观形象的正面宣传构建路径34-35
- 3.2.2 基于外交关系的互动交往构建路径35-37
- 3.2.3 基于危机事件的形象修复构建路径37-40
- 第4章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存在问题及其原因40-65
- 4.1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存在问题40-52
- 4.1.1 国家形象塑造不完整且不准确40-47
- 4.1.2 国家形象传播不到位且效果不理想47-52
- 4.2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52-65
- 4.2.1 形象塑造者话语权缺失52-55
- 4.2.2 受众国媒体噪音干扰55-56
- 4.2.3 受众对象自身因素的影响56-60
- 4.2.4 传播内容更新滞后60-62
- 4.2.5 传播技术相对落后62-65
- 第5章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保障措施65-70
- 5.1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管理保障65-67
- 5.1.1 组织保障65-66
- 5.1.2 制度保障66-67
- 5.2 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资源保障67-70
- 5.2.1 人才保障67-68
- 5.2.2 技术保障68
- 5.2.3 资金保障68-70
-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文波;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策略[J];新闻通讯;2000年09期
2 牛明汉;来自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信息[J];军事记者;2001年09期
3 黄鸣刚;创建中国网络媒体知名品牌[J];中国传媒科技;2001年12期
4 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生态环境[J];新闻实践;2001年04期
5 ;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将于11月8日在南昌开幕[J];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10期
6 艾里;中国网络媒体史的第一部专著[J];前线;2005年10期
7 俞斌;;在时空交叉点上审视2005中国网络媒体[J];新闻实践;2005年12期
8 赵志立;谁最有资格在新闻评选中举手?——由“中国网络媒体2004年度新闻风云榜”评选所想到的[J];新闻记者;2005年04期
9 方汉奇;;花环与荆棘——彭兰的《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01期
10 闵大洪;;2008中国网络媒体:踏上新征程[J];传媒;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网络媒体2008年度新闻风云榜国内十大新闻[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2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变革轨迹[A];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C];2008年
3 李文明;;中国网络媒体的十年之痒与网络电视的机遇及挑战[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宣;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圆满结束[N];江西日报;2010年
2 记者 季佳莹 姜雪松;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哈举行[N];哈尔滨日报;2012年
3 记者 达娃拉姆次仁;首届中国网络媒体拉萨行活动启动[N];拉萨晚报;2014年
4 记者 张红艳;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走进菏泽[N];菏泽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王莞鑫;社会责任:网络媒体的重要“坐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信莲;第六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昆明开幕[N];中华新闻报;2006年
7 记者 赵厚峰邋通讯员 杨晓冬;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采访活动启动[N];济宁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雪昆;中国网络媒体2008年度新闻风云榜揭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记者 郑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厦开幕[N];福建日报;2009年
10 光明网记者 赵徐州;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南京举办[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琳;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夏梅;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本土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吴婷;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受众需求小样本问卷调查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4 赵晶晶;略论中国网络媒体竞争力及盈利模式[D];重庆大学;2006年
5 郑鸣镝;中国网络媒体经营发展的困境和出路探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武欣;中国网络媒体的奥运报道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沈可可;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马伟兰;“感动中国”与“感动河北”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王晨;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7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82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