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粗针、传统针刺、西药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0-16 16:47

  本文关键词:粗针、传统针刺、西药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电生理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2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2年

粗针、传统针刺、西药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陈君  宣丽华  

【摘要】:目的:探讨粗针、传统针刺、西药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肌电图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基础西药组、粗针组、传统针刺组和假实验组5组,每组均14只,除假手术组外4组60只大鼠,用微型眼科持针器压迫面神经主干,制成大鼠面瘫模型。分别采用粗针、传统针刺、西药三种方法进行治疗,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周。采用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测定面肌电图,观察面肌电图的变化。结果:与本组造模后相比,粗针组、传统针刺组、西药组均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粗针组、传统针刺组、西药组均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针组与传统针刺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粗针组均数传统针刺组;粗针组与基础西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基础西药组均数粗针组,治疗2周时粗针组均数基础西药组。结论:粗针、传统针刺、基础西药对周围性面瘫均有疗效,但粗针的长久疗效最佳。

【作者单位】:
【分类号】:R245
【正文快照】:

周围性面瘫系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中医称“口僻”“口眼蜗斜”,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一种周围性神经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诸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宣丽华;刘祝贺;莫晓枫;毕颖;吴翔;;粗针神道穴平刺对面神经炎患者瞬目反射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围刺温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2 孟君;李胜涛;郭小燕;;针药结合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3 王道龙;;温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1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4 吴明胜;;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5 何建基;黄泳;王升旭;;针灸治疗痛经取穴规律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6 王国宝;;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8期

7 周婷;程红亮;李飞;陈赟;陈幸生;;“额三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8 黄仑;李忠汗;喻斌;方泰惠;;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1年06期

9 刘广霞;;针灸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63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柯于麟;汪祖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2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张幼明;独畅;;针药并用治疗带状疱疹300例[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卫华;安军明;薛辉;李芳琴;李艳;王珊玺;;应用规范化电针方案治疗MGH临床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张金星;胡幼平;;扬刺法加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量化[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陈静;张幼明;独畅;;针药并用治疗带状疱疹300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黄文静;陈莹;王君南;王瑾;金荣疆;;针刺治疗痛证处方配穴方法的研究近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江澎湃;;功能性便秘疗法的概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马维骐;侯雪飞;华烨;曾琴;;穴位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证型相关性的临床观察[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润滋;;中医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喜聪;;穴位封闭配合针刺对脑瘫听力障碍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91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尹久;姜莉;;推拿手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粟胜勇;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相关性及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徐明明;六腑合募配穴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春华;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李瑛;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吴心怡;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吴淑雯;靳三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俊华;电针关元穴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逼尿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8 王盛春;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风前病”针灸干预方案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佘世锋;穴位敷贴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临床优化方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傅燕梅;晕痛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金芳;腰椎九穴为主进火补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刘双岭;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周玉娜;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贺兴欢;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勇;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滕金艳;调神解郁法针刺治疗郁证(肝气郁结)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董丽婷;葛丹地黄汤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郎园园;夹脊穴温针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公春荣;针刺单穴与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即刻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任硕;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望;唐冰;赵红东;;瞬目反射与面神经麻痹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2 宣丽华;王丽莉;侯群;张海峰;徐福;;粗针神道穴平刺促进面神经炎面肌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年01期

3 石润杰,俞蕾,吴晴伟,朱惠珍,汤君彦,王泉良;眨眼反射对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蓉;;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J];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09期

2 胡红军;田春燕;;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4期

3 王兵;杨金洪;;巨刺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9期

4 陈云,罗广生,赵诗磊;毫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08期

5 吴美倩;;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J];中国针灸;2006年S1期

6 李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0期

7 王伟志,宋平;运用多种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01期

8 杨大志;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12期

9 曹荣禄;黄丽萍;毕宇峰;;闪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J];陕西中医;2009年01期

10 徐军;;应用G6805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万生;;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疗效观察[A];首届“渝州推拿”临床手法暨“按摩手法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梁薇;;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易玉珍;阮经文;;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魏玲;;针刺与西药合用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A];庆祝中国针灸学会与大韩针灸师协会缔结姊妹学会十周年暨全国针灸新疗法新技术现场演示和疑难病症针灸治疗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卫彦;寇吉友;;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卫彦;寇吉友;;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石燕;杜波;张岩;;以周围性面瘫为首发症状的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宁;;血压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初探[A];首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于峻;冯玉兰;邵京山;;β-七叶皂甙钠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乔蔚然;;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会彦;[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刘立公 纪军;[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3 刘宏玲;[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张华;[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张子倩;[N];青岛日报;2007年

6 郑志生;[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7 王庆华;[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8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衣晓峰 靳万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马建华;[N];家庭医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凤英;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与物理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封敏;针刺对A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AMPA受体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王军;基于腧穴电测量的头针体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效应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刘洋;多针浅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卫彦;不同针刺参数对实验性周围性面瘫兔面神经损伤再生修复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陈传伟;针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的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27、60、65、70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白鹏;头穴电刺激联合体针治疗急性期重度Bell麻痹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唐宏图;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合谷、后溪、地仓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瑜达;隔姜灸联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王兵;巨刺针法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神经损伤疗效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3 辛会敏;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孙淑婷;王鹏琴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孙福学;周围性面瘫的肝郁致病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旭阳;急性期使用激素配合针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魏巍;热敏点灸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阳浩;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朱云红;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评估周围性面瘫预后中的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邢丹;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方案优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粗针、传统针刺、西药对周围性面瘫大鼠面神经电生理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1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41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