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不同剂量咖啡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6-03 23:0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咖啡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6周龄SPF级SD大鼠,体重(18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咖啡组及低剂量咖啡组4组,每组各20只。空白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他3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高、低剂量咖啡组每天分别予以60、20mg/kg咖啡因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8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及肝指数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r-谷氨酸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变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使用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肝指数、ALT、AST、GGT、TG、TC和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咖啡组处理的大鼠肝指数、ALT、AST、GGT、TG、TC和LDL-C含量显著降低;且高剂量咖啡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咖啡组(P均<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建立模型
        1.4.2 分组及药物干预
    1.5 检测指标
        1.5.1 一般情况
        1.5.2 测定大鼠血清ALT、AST、GGT、TG、TC含量变化
        1.5.3 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变化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鼠体重及肝指数变化
    2.2 大鼠血清相关酶含量
    2.3 大鼠血清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2.4 大鼠肝脏形态病理学观察
    2.5 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血清TG/HDL-C比值早期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价值探讨[J]. 田军伟,肖远力,王艳超.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7(04)
[2]高脂饮食致NAFLD大鼠模型肝细胞脂质蓄积和氧化应激状态的评估[J]. 何毅芳,韩莉,张玉佩,邓远军,梁曙,陈妍凝,龚享文,金玲,杨钦河.  中医药导报. 2017(13)
[3]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和谷氨酰转移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J]. 林仿,任跃忠,褚建平,周琼.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7)
[4]25-(OH)D3、ADPN水平及IR对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J]. 李娜,黄鑫源,李敏.  热带医学杂志. 2017(04)
[5]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周嘉,谢力俊,黄毅浩,黄松,冼晶,秦映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02)
[6]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口服葡萄糖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水平的变化[J]. 刘丽波,张梦梦,方权明,周彦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03)
[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硬化[J]. 马振增,陆伦根.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02)
[8]柴胡疏肝散对NAFLD大鼠肝脏脂质代谢及AMPK/SIRT1通路的影响[J]. 张玉佩,邓远军,胡巢凤,韩莉,杨钦河,梁荫基,孔怡琳,何毅芳,金玲,李媛媛,王观龙,程少冰,涂桂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02)
[9]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炎性因子和脂联素的变化及意义[J]. 陈燕铭,王曼曼,王自明,何圣清,任琢琢,唐喜香,曾龙驿.  中国综合临床. 2012 (01)



本文编号:3653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653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