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小儿喘息性疾病185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3 00:02

  本文关键词: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痰热闭肺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医科大学》 2010年

小儿喘息性疾病185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付娟  

【摘要】: 目的:喘息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症状,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本研究通过常见的三种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调查和比较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辅助检查特点;不同病因导致喘息表现的不同疾病的规律及相互联系;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异同及注意问题等;为本类疾病的正确认识、合理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地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病房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以及喘息性肺炎患儿的住院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季节、儿童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住院天数及转归等资料;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肝功、血沉、C-反应蛋白、胸部X线片检查等;部分患者包括寒冷凝集试验、支原体抗体检测、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胸部CT、肾功能等检查。对以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结果:①男孩发病多于女孩,尤其是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喘息性肺炎组(均大于2:1),但三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支气管哮喘组和喘息性肺炎组均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多(50%以上),毛细支气管炎组小于6个月占60.5%,小于9个月占90%以上。③发病季节总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多见于冬春季,喘息性肺炎组和支气管哮喘组多见于冬季。④支气管哮喘组和喘息性肺炎组白细胞增高较多见(50%以上);毛细支气管炎组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多见(65%以上);三组白细胞数值总体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0.05);但白细胞增高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70.05)。⑤支气管哮喘组、喘息性肺炎组、毛细支气管炎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比例依次为47.5%、11.3%和2.9%,三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比例和具体数值总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⑥三组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总体异常率32.3%),支气管哮喘组和喘息性肺炎组增高比较明显,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⑦喘息性肺炎组、支气管哮喘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较高,依次为49.2%和34.6%,两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⑧寒冷凝集试验仅喘息性肺炎组增高,与支气管哮喘组和毛细支气管炎组比较1:64以上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1:32以上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⑨喘息性肺炎组住院天数长于支气管哮喘组和毛细支气管炎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小儿喘息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男性婴幼儿,冬季为本类疾病高发季节,不同质的疾病发病高峰季节有差异;②支气管哮喘组、喘息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尤其是白细胞增高者较多,提示细菌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组病毒感染多见;③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主要见于约50%的支气管哮喘组;④喘息性肺炎组和支气管哮喘组与支原体感染关系较密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5.6
【目录】:

  • 一、摘要5-10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二、文献综述10-22
  • 参考文献18-22
  • 三、正文22-42
  • 前言22-23
  • 材料和方法23-25
  • 结果25-32
  • 讨论32-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四、致谢42-4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亚婷;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痰热闭肺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守和;吕春明;徐晓飞;张晓松;;美托洛尔导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报告[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年05期

    2 殷少军;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年03期

    3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张明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56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6期

    4 王好典;陈慧中;张梓荆;张武刊;王传华;钱渊;张霆;李静亚;;463例流行性喘憋性肺炎5年随访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1期

    5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状态的年龄分布[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6期

    6 叶乐平;李昌崇;张海邻;罗运春;林立;蔡晓红;董琳;;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谱分析及诊断程序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5期

    7 王洪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12期

    8 邓华;符州;;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9 钟元枝;罗荣;庄帝钱;;婴幼儿喘息性疾病92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5期

    10 赵玉歧;孙宝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新医学;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勇;;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吴小姝;;小儿支原体肺炎55例临床诊治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潘道香,王亚亭,陈家新;224例哮喘患儿发病相关因素分析及不同治疗方案疗效评价[J];安徽医学;2004年06期

    4 顾安丽,钱庆燕,孙礼宾,马勇,朱儒娴;硫酸镁微泵给药治疗儿童喘息性肺部疾病[J];安徽医学;2005年04期

    5 章礼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及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7年03期

    6 易建军;费志洁;;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合并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8年05期

    7 钱进;;婴幼儿重症肺炎死亡病例讨论[J];安徽医学;2009年09期

    8 罗厚江;潘家华;倪陈;计明红;陈云龙;王珅;陈伟;;合并结核感染的支气管哮喘儿童临床治疗研究[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9 胡雨生;徐巧岚;杨代秀;叶巍岭;;补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年01期

    10 王丹;吴银弟;刘莉;;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梅;何美娟;陈强;梁振山;李建;吴爱民;;尿白三烯E_4检测在监测儿童哮喘转归中的应用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杰林;赵仕勇;徐婷;杨晓红;;不同病程的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徐建新;;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洪荣;任莉赟;马向明;;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靳兰玉;张和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1例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李容;;布地奈德加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分析[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毕振强;;一种新的呼吸道病原——人细小病毒[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黄跃;欧阳珊;陈怡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儿科剂型研究进展[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9 曹敏玲;;小儿哮喘证治源流考——从体质学说到五脏相关学说[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卞国本;;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医四季治疗[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金娜;活血定喘汤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晓燕;呼吸道病毒高通量悬浮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新现呼吸道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詹金淦;清肺涤痰平喘法治疗台湾小儿热哮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徐旭英;王应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小儿上腭望诊在咳嗽辨治中应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郎海燕;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激素无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步临床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陈光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免疫和甲状旁腺功能状态[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7 蒋东波;树突状细胞在小儿哮喘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8 王炳顺;剖宫产术对母婴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袁斯明;婴幼儿血管瘤病理演变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李睿;小鼠卡介苗新生期接种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免疫状态和实验性哮喘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玲;IL-17、ECP在5岁以下喘息儿童不同临床分型中的表达和意义[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宏;孟鲁司特治疗2岁及以下哮喘或喘息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天照;辨证论治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钟艳;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气虚证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覃艽;哮宁口服液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寒哮)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赵志旭;支气管哮喘大鼠淋巴液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机体免疫耐受关系的实验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0年

    7 杨晓旭;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及慢性肉芽肿病的基因分析与临床特征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靳磊;太原市西山和太钢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发病诱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孔艳;昆明地区5岁以下儿童HBoV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马克玲;昆明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hMPV的分子病原学与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崔雅平;肺俞穴拔罐佐治小儿肺炎28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宁静;徐勇胜;杨瑄;;下呼吸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气道炎症的研究[J];广东医学;2008年04期

    3 吴杰;虞坚尔;闵伟福;;小儿肺炎证治规律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4期

    4 汪受传;韩新民;任现志;赵霞;徐玲;马融;王孟清;刘光陵;;小儿病毒性肺炎480例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孙家兵,赵一平;中医分型辨治小儿肺炎60例[J];四川中医;2004年08期

    6 田金悦;黄春霞;;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J];四川中医;2006年08期

    7 鲍缇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8例[J];山西中医;2001年05期

    8 王瑞苍;;肺炎喘嗽汤治疗婴幼儿喘息型支气管肺炎30例[J];陕西中医;2009年07期

    9 董琳;陈小芳;周晓聪;林剑;李锦燕;;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趋化因子水平的比较[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04期

    10 於卫国,湛翠兰;喘肺灵合剂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家华,陈兰举,吴良霞,李清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快速诊断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1998年02期

    2 彭淑梅;赵一俏;曾静;郜红艺;张畅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白细胞介素4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作用及意义[J];河北医学;2006年06期

    3 朱汝南 ,邓洁,王芳,钱渊,卢竞,车莉;2000年秋冬至2002年夏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1期

    4 李琳 ,曹兰芳,顾梯成,陆伟蓉;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支气管哮喘HLA-DRB1基因位点频率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1期

    5 蔡晓红,李昌崇,罗运春,董琳,李孟荣,陈小芳,李迎春,陈晓冰;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6期

    6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张明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56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6期

    7 刘翠珠 ,吕婕 ,鲍一笑;血清IgE、ECP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中评估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10期

    8 范永琛;儿童哮喘临床类型与非过敏性哮喘[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9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状态的年龄分布[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6期

    10 罗征秀;刘恩梅;符州;李渠北;黄英;赵华;唐文;;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芝群;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36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2 苗建平;氨茶碱治疗77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0年09期

    3 金桂云;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临床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4 袁朝芝;小儿喘息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15期

    5 赵青,苑新华,邢瑞华;“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53例”的验证[J];新医学;1999年11期

    6 郝洪波;速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7 杨亚静,李晓辉;炎性介质与小儿喘息性疾病关系的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1999年02期

    8 马惠芳 ,郑维;普鲁卡因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68例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02年01期

    9 郭晓渊;姚建芬;;α-细辛脑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70例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24期

    10 何美玲;小剂量硫酸镁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48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朝芝;;小儿喘息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王烈;吴运莉;马翠萱;;190例毛细支气管炎证治探讨[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雁平;;孟昂司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4 江长波;;三拗苏葶汤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5 吕文清;罗华堂;;毛细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李春云;罗运春;李昌崇;董琳;;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NPA中SP和VIP水平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景淑军;李晓辉;穆慧敏;;毛细支气管炎吸入备劳特前后肺功能测定的探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郝贤菊;;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胃食管返流患儿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亚红;程丽萍;李丹;;选择不同雾化时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影响[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邵启民;何炜;;a-细辛脑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A];全国中医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衡;[N];大众卫生报;2003年

    2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锋;[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路苓;[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王小衡;[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吕文;[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6 万同己;[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万同己;王铁军;[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郑明昱;[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9 李媚;[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10 闫明鹤;[N];中国保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芸;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免疫学改变的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雅丽;卡介苗、γ-干扰素及维生素A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张明智;IL-4/IFNγ基因多态性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赵林清;新发现的人类Boca病毒与儿科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梁建卫;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任桂杰;副粘病毒F蛋白特异性膜融合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雪雁;高氧致新生大鼠CLD中胶原动态变化及其降解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崔振泽;定喘汤及其宣降清分解剂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9 张蓉芳;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娟;小儿喘息性疾病185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煦;喘息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清华;温肺化痰合剂治疗风寒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王帆;毛细支气管炎153例临床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5 段哲;小儿麻甘颗粒治疗风热和痰热闭肺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樊晋萍;清肺化痰活血解毒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赵志红;顺尔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8 陈婧;260例毛细支气管炎病毒病原学探讨[D];山东大学;2012年

    9 卢慧娜;干扰素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梁若枫;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其预后随访[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痰热闭肺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1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e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