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述评

发布时间:2017-09-18 07:44

  本文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综述


【摘要】:综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方法。制备成功、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是进行基础研究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外新生儿HIBD的造模方法主要有:单纯缺氧法、结扎颈总动脉结合缺氧法、宫内感染合并缺氧缺血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宫内窘迫法。主要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方法的设计以及实验评价的标准三个方面来论述各造模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综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713)
【分类号】:R-332;R722.1
【正文快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是围产期最常见的颅脑性损伤,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正确制备一种公认的、稳定且实用的动物模型是对H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涛,刘凤琳,王米渠;一种妊娠肾虚鼠造模方法研究[J];四川中医;2003年09期

2 冯志强;沈志祥;谭诗云;罗和生;漆楚波;郭洁;李海霞;;大鼠急性酒精性脂肪肝造模方法的改进[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08期

3 李伟霞;黄美艳;唐于平;郭建明;尚尔鑫;刘欣;钱大玮;段金廒;;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与评价[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12期

4 翁一洁;郑学宝;;大鼠内因湿热造模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2期

5 周俊;黄丽萍;吴素芬;熊玉洁;李森;;三种血虚小鼠模型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8期

6 李大伟;张玲;夏作理;;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的动物选择与常用造模方法分析及改进[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8期

7 周晓辉,刘忠德,朱晓男,吕延伟,杨吉相,尤春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造模方法的改进[J];辽宁中医杂志;2000年08期

8 吴栩;韦伟标;刘少斌;;高脂血症大鼠模型4种造模方法的筛选及优化[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9期

9 陈士萍;杨玉梅;;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造模方法的筛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10 吴锐;李荣亨;;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的两种大鼠造模方法的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绪辉;施杞;郑效文;周恩元;赵敏辉;薛志忠;乐音如;;挫伤的造模方法及相关指标观察[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2 陈英华;谢玲玲;陈嘉;杨华伟;张薇;黄韧;邹移海;;房室不节为主的多种造模方法对昆明小鼠生育力的影响[A];首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徐芳芳;王群;;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肖静;何立群;高建东;黄迪;;腺嘌呤与氢化可的松大鼠造模方法比较[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孙琪;张薇;欧阳轶强;陈嘉;邹移海;;肾阳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综述[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英华;孙琪;欧阳轶强;陈嘉;黄韧;邹移海;;肾阳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综述[A];首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伟;刘海瑜;;COPD大鼠造模方法及研究指标应用状况[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苏小茹;谢玲玲;陈嘉;张薇;邹移海;;房室不节造模方法对昆明小鼠生育力的影响[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润策;糖尿病肠病造模方法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874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74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