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文献系统评价 南京廖华

发布时间:2016-08-07 20:03

  本文关键词: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量资料t检验,然而很少进一步阐述统计方法的选择及分析,且仅给出了P值范围,未给出具体的P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

治疗性研究要求观察失访病例数不能超过总观察数的10%;失访病例数在10%~20%时需将试验组丢失病例计无效,对照组为有效再行统计分析;失访超过20%,结果失去真实性,无临床价值[35]。无1篇文献提及失访和退出,所以应重视失访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四)存在异质性因素及发表偏倚

研究代码为Li Yuhuan 2009的文献中人口学特征不充分,研究单位为市级以下卫生院,疗效评定标准未标明依据等原因极有可能是造成异质性的原因,且其对照组治疗方法较其他文献对照组的方法差别不大,但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文献所示对照组治愈率,也可能是异质性的来源。因发表偏倚原因众多,入选本研究的文献数有限,且通过文献质量评价表及Jadad量表评定显示质量不够高,可能是出现图5漏斗图缺角的原因。

本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显示,1990年~2011年入库的近千篇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文献经层层筛选,最终获得的设有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研究文献仅13篇,多数文献为临床实践过程中未做科学随机分组的试验研究,对个案病例或个人经验的总结也不在少数,得出的结论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因而难以将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中推广。随着循证医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科学严谨的试验设计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结论的价值提供重要保证,较单纯依赖临床经验积累的方法更具有可重复性。

17

结 语

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本文通过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遵循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做Meta分析。去除异质性因素后,数据合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统计学显著性检验P<0.00001,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4.33,表示治疗组有效率为对照组有效率的4.33倍。以单纯西医治疗为对照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有效率统计学显著性检验P<0.00001,OR值为4.39,表示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对照组有效率的4.39倍,肯定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本次系统评价得出的结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确切。但由文献质量评价表看出,纳入的13篇文献质量偏低,存在一定的偏倚,尚需要进行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18

参考文献

[1] 曹灵丽,沈宗姬.习惯性流产之病因探讨[J].海南医学,2011,22(6):128-131.

[2] Couto ER,Couto E,Vian B.etal.Quality of lif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pregnant women with previous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Sao Paulo Med J. 2009 Jul;127(4):185-9

[3] 李峰,张建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2):

1170-1171.

[4] 黄越,梁淑东,唐翠兰.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

生,2010,,26(2):172-173.

[5] 周先韦,李伟莉,汪丹等.补肾安胎冲剂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反复自然流产40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1):27-29.

[6] 叶利群.补肾活血法合阿斯匹林治疗ACA阳性复发性流产45例[J].江西中医药

2008,39(310):63-64.

[7] 王革新,魏伟周,黄丙坤.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细

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701-1702.

[8] 段玉玲,陈妙华,李华维.主动免疫疗法联合中药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评价[J].中

国医学创新,2011,8(26):10-12.

[9] 罗香花.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1,30(12):51-52.

[10] 邹学冬,李乃美,燕凌云.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5,20(9):1128.

[11] 潘丽,张丽华,庞丽萍.寿胎丸加减结合绒促性素及雌孕激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

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82-83.

[12] 潘彩萍.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45例[J].广西中医药,2003,26(2):20-21.

[13] 何文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9(6):55-56.

[14] 李玉环.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习惯性流产120例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15(3):69-70.

19

[15] 周建国,李鹂.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l):

49.

[16] 陈亮香.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35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2,18(1):40-41.

[17] 张鸣明,李幼平.Cochrane协作网及Cochrane图书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1-32.

[18] 刘关键,吴泰相.Meta分析的森林图及临床意义[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

(3):198-201.

[19] 周旭毓,方积乾.Meta分析的常见偏倚[J].循证医学,2002,2(4):216-220.

[20] 杨小真,中西医结合治疗滑胎35例[J].中医研究,2004,17(2):37-38.

[21] 马宝璋.试论安胎必补肾,兼予调养气血[J].中医药学报,2002,2(4):216-220.

[22] 刘梓平,补肾固冲丸治疗习惯性流产69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5):

392.

[23] 高翔,固肾安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5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0):30-31.

[24] 包洪初,吕娜,胡继芬.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治疗进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4,10(1):32-34.

[25] 王振海.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学诊治进展[J].河北医药,2002,24(3):

163-164.

[26] 徐静,杨毓琴,李芬霞.HIF-1α、VEGF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

中的表达与MVD的关系[J].陕西医学杂志,2007,12(36):1620-1623.

[27] 武美丽,柳肃芬,毛芳玲等.环孢霉素A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

Th1/Th2比例转换的研究[J].中国优生优育,2010,16(3):124-136.

[28] 黄剑婷,徐碧红,陈敏芝.36例封闭抗体不足习惯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的临床分

析[J].现代免疫学,2011,31(1):79-81.

[29] 周晓,吴丽萍,邹华.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J].现

代实用医学,2011,23(5):563-565.

[30] 金雪芳,班君秀,师蕊.复发性流产的概述[J].临床医学,2011,24(5):3194-3196.

[31] 李大金,李超荆.反复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1999,19(12):747-749.

[32] 李红,胡剑,李慧娟.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98例[J].现代中医药杂志,1999,

28(5):21.

20


  本文关键词: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7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