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评析《老人与海》中的多重象征寓意

发布时间:2017-10-12 11:24

  本文关键词:评析《老人与海》中的多重象征寓意


  更多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 象征主义


【摘要】: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深厚的象征主义文学作品,他在作品中用了许多的象征手法,使该部小说成为20世纪欧洲文学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在该部小说中,海明威赋予了老人、孩子、马林鱼、鲨鱼和狮子各自不同的象征寓意。
【作者单位】: 湖北科技学院;
【关键词】老人与海 象征主义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5Q221 湖北科技学院校级教研项目,编号:2014-XB-004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海明威是《老人与海》的作者,他出生在美国伊利诺州的奥克帕克。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冒险,有着十分坚韧的品质,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这些阅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老人与海》中“硬汉性格”在文学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荣强;90年代国内海明威研究述评[J];国外文学;1999年03期

2 于冬云;硬汉神话与生命伦理[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东;评《雨里的猫》的创作风格[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刘昕;;欧美成长小说之比较——以《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胡泓;“老水手”的漫长旅程——从文学视窗中看人类生态意识的衍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朱小刚;;蒙尘的天使——谈《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杨红红;;海明崴的“冰山原则”在其《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孙欣欣;;浅析《白象似的青山》的语言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黄艳梅;赵贯丽;;从叙述视角浅谈《桥边的老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肖娜;;“迷惘的一代”与“垮掉的一代”的反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方圆;;《永别了,武器》中对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闫丽莎;;海明威“准则英雄”的雏形——析尼克·亚当斯[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姗;文化视野下美国20世纪战争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岩;英雄·异化·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5 龚晓斌;文学文本中的视觉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孙明丽;美国文学发展驱动力中的新闻因素[D];吉林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明;;经典的意义:再析电影《老人与海》的主题精神[J];电影文学;2008年17期

2 艾艳红;;浅论《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复杂心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1期

3 包剑斐;;《老人与海》的插图创作[J];新美术;1982年02期

4 廖小勤;;解读《老人与海》原著与电影的异同[J];电影文学;2014年09期

5 黄春黎;曾思艺;何玉蔚;王学东;;《老人与海》:文化的考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36期

6 裴广;王明阳;;《老人与海》的体育精神及启示[J];芒种;2013年04期

7 陆佳勤;;衰老与成长——《老人与海》中的人生探索[J];长城;2013年04期

8 赵晓燕;;立足原著剖析《老人与海》的写作特征[J];芒种;2013年10期

9 海明威;《老人与海》(节录)[J];语文世界;2001年02期

10 ;《老人与海》──文体简说[J];语文世界;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铁斌;翻译海明威名著《老人与海》心得报告[D];海南大学;2015年

2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5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8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9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8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18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2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