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士比亚《麦克白》到昆剧《血手记》
本文关键词:从莎士比亚《麦克白》到昆剧《血手记》
【摘要】:昆剧《血手记》在突出原剧《麦克白》悲剧意蕴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昆剧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昆剧的唱、念、做、打,前后两个版本的《血手记》以不同行当,不仅充分挖掘、外化了马佩、铁氏杀人前后的心理特征,而且通过昆剧的程式突出了悲剧人物的心理状态。昆剧《血手记》以"诗意"的美丑对比彰显了原作的悲剧精神,而《麦克白》则借助于昆剧的写意性,成为一部深刻挖掘人性,颇具现代意识和经典性质的不可多得的昆剧莎剧。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编辑部;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昆剧 《血手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与流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XWW005
【分类号】:I106.3
【正文快照】: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导演黄佐临就萌发了以昆曲演绎莎士比亚戏剧的想法。正如黄佐临自己所说:“莎士比亚昆曲化是我几十年的愿望,希望他的杰作能藉此获得更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1这个愿望直到1986年,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期间才以片段形式实现。1987年6月,该剧首演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民;;从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到越剧《马龙将军》的华丽转身[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夏岚;“麦克白”在中国舞台[J];东方艺术;1994年03期
3 李伟民;;重构与对照中的审美呈现——音舞叙事:越剧《马龙将军》对莎士比亚《麦克白》的变身[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4 陈芳;;演绎莎剧的昆剧《血手记》[J];戏曲研究;2008年02期
5 黄佐临;从传统·创新·政治看中国与全世界各地华人的话剧情况[J];上海戏剧;1993年01期
6 沈斌;;是昆剧 是莎剧——重排昆剧《血手记》的体验[J];上海戏剧;2008年08期
7 周秦;昆曲艺术的世纪之旅[J];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李伟民;;戏与非戏之间: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与川剧《马克白夫人》[J];四川戏剧;2013年02期
9 计镇华;蓦然回首——我的演艺生涯[J];上海戏剧;1996年02期
10 黄佐临;;昆曲为什么演莎士比亚[J];上海戏剧;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予超,张家合;《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刘彦顺;妙玉新论——对妙玉的精神分析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张德让,龙云平;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评《简·爱》的两个中译本[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周海燕;;幻美的补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和丽伟;;爱与艺术的苦恼——试分析比较《诸神复活》与《道林·格雷的画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谢苗苗;;浅谈拉康主体理论视野下大学语文课堂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申玉霞;;镜像中的自我的诞生与幻灭——用镜像理论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查尔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8 习丽娟;;反思青春——从基拉尔三角欲望理论看库切《青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马建美;;迷失与重构——论《鼹鼠的月亮河》人物成长的自我认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10 华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梁展;;文白与畛域——论《学衡》的基本文学观念[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7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8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9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吕惠;秦文君少年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7 石鑫佳;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陆友平;人性乌托邦世界的理想构建与爱情悲剧的诗意化书写[D];南昌大学;2010年
9 赵丹燕;塑造与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明;高中“浅易”文言文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平;;"人"的悲剧——谈悲剧《麦克贝斯》的"莎昧"[J];读书;1987年12期
2 陈芳;;演绎莎剧的昆剧《血手记》[J];戏曲研究;2008年02期
3 叶志良;;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J];戏曲研究;2009年01期
4 郭克俭;;以剧种视角解析婺剧概念的有效性[J];戏曲研究;2009年01期
5 王加南;;婺剧六大声腔的音乐特点[J];戏曲研究;2009年01期
6 李洁非;死与美——对古典戏曲命运的理性认识[J];上海戏剧;1993年01期
7 沈斌;;是昆剧 是莎剧——重排昆剧《血手记》的体验[J];上海戏剧;2008年08期
8 刘祯;;婺剧的地位价值和保护研究——在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戏曲研究;2009年02期
9 鄢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振兴川剧——与著名川剧演员田蔓莎一席谈[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10 左}C;“昆味”与“莎味”的结合——昆剧《血手记》观后[J];上海戏剧;198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慧丽;;人性中善恶力量的冲突与较量——评新编昆剧《血手记》与莎剧《麦克白》的多重主题设计[J];艺术百家;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026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2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