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奥布恩:想象中往昔美好的英格兰——析哥尔德斯密《荒村》摹写与社会现实的脱离

发布时间:2017-10-14 00:30

  本文关键词:奥布恩:想象中往昔美好的英格兰——析哥尔德斯密《荒村》摹写与社会现实的脱离


  更多相关文章: 哥尔德斯密斯 《荒村》 英国农业革命 转型期焦虑


【摘要】:哥尔德斯密在其诗作《荒村》中表达了对英国前工业化时代农村衰落的忧惧,也流露出自己对往昔美好英格兰的向往。他的田园描绘与英国文学传统中许多作家和诗人的想象一样,常常是浪漫但不真实的愿景。史料表明,从总体上看18世纪英国社会发展迅速,城镇化为进城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农业生产的资本化运作在把农民逐步转化为农业工人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哥尔德斯密的《荒村》摹写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转型期普遍具有的焦虑。
【作者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剑桥大学英文学院;
【关键词】哥尔德斯密斯 《荒村》 英国农业革命 转型期焦虑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72)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项目(GD13CWW07)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像许多18世纪的文人一样,哥尔德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对前工业化时代英国社会的巨变感到茫然,甚至失落。茫然与失落之余,他流露出对自己想象中往昔美好英格兰的向往。他的这种失落与向往在其诗作《荒村》(The DesertedVillage)[1]2235-2245中得以尽情表达。哥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溢;高志英;;悲壮之中的悖论——论福克纳小说《熊》中“布恩屠熊”之隐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陈之杂;;困境是一座桥梁[J];幸福(悦读);2013年02期

3 陈亦权;;桥洞里的“哈佛小子”[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2年08期

4 王梦倩;;冷漠红颜:心理学视野下的布恩迪亚家族第二代的小女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2期

5 陈之杂;;困境是一座桥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4年02期

6 李文俊;;PAYTHAN?[J];文学自由谈;1993年03期

7 郭龙;;你从不卑微[J];政府法制;2010年23期

8 威利·布阿因霍斯特 ,宋玉华;绝食求偶[J];译林;1995年01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新一 编译;瑞格&布恩“我们不赶潮流”[N];中国服饰报;2011年

2 王战英;布恩·皮肯斯:黑金世界“掠食者”[N];中国石化报;2005年

3 董映璧;让东方针灸在现代科学中闪光[N];科技日报;2004年

4 ;“小屁孩”勇夺大赢家[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5 全国总工会经济部干部 中央党校中直分校学员 赖志凯;轮回与孤独[N];光明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徐蓉蓉;布恩·皮肯斯:用一生唱多油价[N];经济参考报;2009年

7 俞可;当笑颜成为一种世界景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本文编号:1027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27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7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