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诗歌文学中的“采诗制”——以《古今和歌集》序的“献和歌”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日本古代诗歌文学中的“采诗制”——以《古今和歌集》序的“献和歌”为中心
【摘要】:日本《古今和歌集》两序有"从侍臣献上的和歌中,能够辨别他们是否贤能,并能了解人民的欲望"的表述。这个表述超越了纪长谷雄诗序中的"以百姓心为心"、"不出户,知天下"的老子政治思想,是重视民情和辅佐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体现。侍候在天皇身边奉献和歌的侍臣,与将天下百姓的心声上达于天子的采诗官(献诗者)有着相通之处,因此"献和歌"并不是对日本的诗宴或科举赋诗的模仿,而是源于以民情和讽谏为基础的采诗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采诗 《古今和歌集》 献诗
【分类号】:I313.072
【正文快照】: 日本最初的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成于醍醐天皇延喜五年[905],以下简称《古今集》)的两序(汉文序和日文序)中,有着这样的表述:从侍臣献上的和歌中,能够辨别他们是否贤能,并了解人民的欲求。近世以来,这个表述被认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采诗官制度的基础之上。但是,日本的“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霞;;屈君伸民:老子政治思想新解[J];哲学研究;2014年05期
2 尤海燕;;《古今和歌集》的崇古主义——以两序中的“教诫之端”和“耳目之玩”为中心[J];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霞;;试论“道”的原始二重性:“无”和“有”[J];哲学研究;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文;;《古今和歌集》的隐喻认知考察——以「雪」与「花」互喻为例[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4期
2 张继文;;空间方位与思维认知:《古今和歌集》的空间隐喻考察[J];外语研究;2010年03期
3 尤海燕;;《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序和假名序——以“和歌发生论”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05期
4 翦岳林;;《古今和歌集》中梅花的意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5 张媛媛;;浅论《古今和歌集》脱政治的美学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6 尤海燕;;日本《古今和歌集》编纂思想中的孔子意识[J];东方论坛;2012年04期
7 占才成;;《古今和歌集序》的言志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林少华;《古今和歌集》中的自然[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2期
9 朱万清;观察细腻 感受自然——日本古典《古今和歌集》咏樱花诗赏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0 曹利霞;;『古今和歌集』の言処技巧から墜る「物の哀れ」[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明杰;;《古今和歌集》中的恋歌[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誉凡;《古今和歌集》中咏梦恋歌的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2 唐赫;《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D];吉林大学;2011年
3 沈和;关于《新古今和歌集》羁旅部夕暮诗的意境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4 佟佳冉;关于三大集中「ナリ」的语义和用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徐;《古今和歌集》中的红叶美学[D];宁波大学;2013年
6 解海峰;试论R抛械娜寮艺趟枷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9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2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