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中国古代辞赋对朝鲜朝沈义辞赋创作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8:32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辞赋对朝鲜朝沈义辞赋创作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辞赋 沈义辞赋 思想内容 艺术特征 影响


【摘要】:赋是中国古代重要文体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辞赋从战国至清代,经历了两千年悠悠岁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内容丰富,或表达弃世归隐之情、或抒发怀才不遇之愤、或吐露忠君爱国之心、或抒发人生无常之叹,在艺术特征上也日渐成熟。古代朝鲜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毗邻,两国交往密切,因此,在文学创作上受中国影响也较为深远。中国辞赋在统一新罗时期就已传入朝鲜,至高丽时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之后更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沈义是朝鲜朝前期文臣,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辞赋和小说等,有《大观斋乱稿》4卷传世。论文运用知人论事、文献研究和文本细读等方法,对《大观斋乱稿》中收录的17篇辞赋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中国辞赋对其辞赋创作的影响。沈义的辞赋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受中国古代辞赋的影响。在思想内容上,第一是受中国辞赋中隐逸思想的影响,抒发了弃世归隐的人生理想。沈义的隐逸思想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且有较强的超越性,隐逸之所也从山林进而升为仙界,更倾向于道家“适性”、“顺乎自然”的思想;第二是忧生避患的重生思想,此类作品受庄子影响颇深,哲学意味甚浓,已不单单就忧生本身而谈,而是上升到一定哲学高度,展开了对个体生命和价值的思考;第三是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沈义强调治国要以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为基础和核心,在此基础上,还要辅之以儒家的“仁义”思想,二者相结合来治理国家;第四是以道观物的观物态度,作者在《大观赋》和《小观赋》中通过“大观”者和“小观”者的对比,从空间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以道观物的“大观”者的眼界之开阔,同时又在《达观赋》中从哲学的高度向我们阐释了以道观物的境界,即从仁义、道德、美丑、真理、自由等方面给我们一个更高的判定尺度;第五是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拳拳的爱国之心,其中也体现了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无奈,以及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感;第六是敦厚无华的君子之德,作者以物比德,表达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在艺术特征方面的影响,包括体式上、表现手法上、抒情方式上和语言特征上的影响,体式上的影响包括骚体赋、骈赋和文体赋;表现手法上的影响包括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和典故运用;抒情方式上的影响包括以景抒情、以史抒情和以理抒情;语言特征上包括句式多变和言辞典雅。受中国古代辞赋影响,再加之沈以自身较高的文学修养,其作品呈现出了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中国辞赋 沈义辞赋 思想内容 艺术特征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2.07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1.2 研究的现状11-12
  • 1.3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12-14
  • 第二章 沈义生平与创作概况14-19
  • 2.1 沈义生平14-15
  • 2.2 沈义对中国古代辞赋的接受15-17
  • 2.3 沈义创作概况17-19
  • 第三章 中国古代辞赋对沈义辞赋思想内容的影响19-42
  • 3.1 表现儒者之志19-25
  • 3.1.1 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19-23
  • 3.1.2 敦厚无华的君子之德23-25
  • 3.2 阐释道家情怀25-42
  • 3.2.1 无为而治的治世理想25-28
  • 3.2.2 以道观物的观物方式28-31
  • 3.2.3 弃世归隐的人生选择31-37
  • 3.2.4 忧生避祸的重生思想37-42
  • 第四章 中国辞赋对沈义辞赋艺术特征的的影响42-57
  • 4.1 体式上的影响42-47
  • 4.1.1 骚赋42-45
  • 4.1.2 骈赋45-46
  • 4.1.3 文赋46-47
  • 4.2 表现手法上的影响47-52
  • 4.2.1 比兴象征48
  • 4.2.2 虚实结合48-49
  • 4.2.3 典故运用49-52
  • 4.3 抒情方式的影响52-54
  • 4.3.1 以景抒情52-53
  • 4.3.2 以史抒情53-54
  • 4.3.3 以理抒情54
  • 4.4 语言特征的影响54-57
  • 4.4.1 句式多变55-56
  • 4.4.2 言辞典雅56-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62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刚;宋玉大小言赋寓意探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李光福;论老子的明哲保身思想[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周勋初;赋体评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J];求索;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金平;汉魏六朝抒情小赋题材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2 孙学敏;高丽朝对中国赋的借鉴与发展[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2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32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