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日本近代“诗史”观论析

发布时间:2017-10-15 22:35

  本文关键词:日本近代“诗史”观论析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汉诗 “诗史” 自诗进于史 自史进于经 雅驯


【摘要】:日本近代"诗史"创作兴盛,汉诗人对"诗史"内涵及其与经史关系的认识和中国有所不同。他们将诗、史、经融于一体,充分发挥了"诗史"存史论史,建构人心,培养忠君爱国精神的功能,贯穿着令读者"自诗进于史,自史进于经"的教化宗旨。日本近代"诗史"紧密联系政治,凸显民族本位,用语雅驯而与时俱进,流露出强烈的反映干预现实、与晚清诗坛竞争的意识。从日本近代"诗史"的创作观念,我们可以一窥东亚汉文化圈内部的各民族汉诗发展之兴衰消长。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台州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日本汉诗 “诗史” 自诗进于史 自史进于经 雅驯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日诗学交流研究”(编号:2014M561742) 浙江省哲学社学科学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重点项目“近代中日诗学交流研究”(编号:14JDDY02Z)
【分类号】:I313.06
【正文快照】: 引言“诗史”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作为名同,最早出现于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而作为影响深远的诗学概念,则始于晚唐孟i}《本事诗》“高逸”部李白篇之评论杜甫晚年诗歌。#174;作为创作实践诗史”远在孟i}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汉初《诗大序》云:“国史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宏;日本汉诗新生运命的契机——评马歌东《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附录《日本汉诗精选五百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唐千友;;汉诗的东渐与流变——日本汉诗[J];学术界;2011年07期

3 ;全日本汉诗联盟第三届总会召开[J];中华诗词;2005年08期

4 金中;全日本汉诗联盟第二届总会召开[J];中华诗词;2004年08期

5 金中;迎接新时代汉诗发展的机运——寄稿全日本汉诗联盟成立[J];中华诗词;2004年09期

6 马歌东;日本汉诗鉴赏[J];陕西教育;1994年01期

7 李寅生;曾来余亦诗成癖,昨夜分明梦杜翁——谈谈杜诗对日本汉诗的影响[J];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04期

8 孟昭毅;日本汉诗及其汉魂[J];唐都学刊;2003年02期

9 ;《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4年00期

10 杨芬霞;论日本汉诗中梅和樱的意象[J];唐都学刊;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赵敏俐;当代中国的日本汉诗研究[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日本汉诗大师推崇繁体汉字[N];世界报;2009年

3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赵敏俐 李均洋;日本汉诗的吟诵及启示[N];光明日报;2012年

4 陈福康;日本人写“许林诗”[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雨平;日本汉诗研究新论[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柏闯;比较视域下的日本汉诗“风雅”溯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谷凤莲;唐宋六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卓识;“平家物姙”における日本o"奿[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9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39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