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一双“蓝眼睛”引发的悲剧——解读《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意蕴

发布时间:2017-10-16 02:28

  本文关键词:一双“蓝眼睛”引发的悲剧——解读《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最蓝的眼睛》 主题意蕴 托尼·莫里森


【摘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讲述了主人公黑人小女孩佩科拉悲惨的命运以及白人文化霸权下众多黑人迷失身份走向毁灭的故事。故事的悲剧由一个黑人小女孩追求蓝眼睛而引发。本文从该作品的内涵进行研究,从"蓝眼睛"的象征意义入手来揭示作品的主题意蕴——黑人只有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才能在白人社会中获得生存。
【作者单位】: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主题意蕴 托尼·莫里森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具有悲情意义的小说,它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黑人的不幸与悲哀。早在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农奴制的废除已经使得黑人恢复自由的身份,但是事实上黑人在白人文化占主流的社会中并没有获得尊重和自由。作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荣;黑人民族的生存之路——简评《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艳辉;;相同的肤色 不同的命运——《最蓝的眼睛》的主题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倩倩;;从叙事策略看《最蓝的眼睛》的深刻主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1期

4 郗雪蓉;张殷龙;;无意识的种族主义——从美国的种族关系史和法理的角度剖析《最蓝的眼睛》的主题[J];世纪桥;2008年04期

5 王玫;;看不见的人——《最蓝的眼睛》中的主题解读[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志宏;;毁灭与生存——《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与克劳迪亚的命运对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9期

2 王红;;从“审美标准”看《最蓝的眼睛》的深刻主题[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2期

3 翁珲珲;;传统的桎梏与传统的悲剧色彩——解读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传统[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王丽;;蓝色霸权下的身份建构——论《最蓝的眼睛》中的“蓝色”意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5 花丛;谷野平;;白人主导文化下是屈服还是抗争——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J];金田;2014年01期

6 刘青;;刍议托尼·莫里森与《最蓝的眼睛》[J];芒种;2014年22期

7 韩小芳;;Destruction or Survival: Antithetical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 and Sula[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02期

8 王红;王平;;《最蓝的眼睛》中佩克拉和克劳蒂亚命运的对比[J];作家;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海娜;影像中的政治无意识: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继海;佩科拉悲剧探源——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赵莉;董晓烨;;踏上涅i弥贰心荨つ锷∷档呐灾饕褰舛羀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3 万梅;《最蓝的眼睛》的叙事结构和话语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刘晓文;美国黑人女性小说的边缘化表述策略[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2期

5 杨仁敬;读者是文本整体的一部分——评《最蓝的眼睛》的结构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2期

6 谢群;《最蓝的眼睛》的扭曲与变异[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4期

7 王军;;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伦斌;;《好大一对羊》主题意蕴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南瑛;;乱世佳人的高情逸怀——论杜诗《佳人》的主题意蕴及其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2期

3 陈旋波;寻找家园的“野生植物”——论菲律宾华人小说的主题意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王巧乐;;隔膜·理解·距离——论肖三小说《外人》的主题意蕴[J];野草;2011年06期

5 马立新;红色理性与主题意蕴[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王雪;;大时代语境下的个体人生:影片《活着》的主题意蕴——兼与文本的比较[J];电影评介;2006年23期

7 赵惠莲;;《命案高悬》的主题意蕴与吴响形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0期

8 刘炜炽;;论小说《孽子》的主题意蕴[J];语文学刊;2010年24期

9 金洪申;齐波;;当代婚姻的变局——评《半路夫妻》的主题意蕴[J];电影评介;2007年05期

10 王兆辉;王祝康;;抗战大后方民歌民谣的主题意蕴[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晓城;;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南渡及南宋前期的艳情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时安;《解放》的解放[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淑芹;论中国现代喜剧主题意蕴的发展嬗变[D];延边大学;2006年

2 王瑜超;论《茶人三部曲》的主题意蕴[D];延边大学;2012年

3 吴莹莹;论东瑞的小小说创作[D];华侨大学;2013年

4 薄俊;论《比萨诗章》中的创新意识[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袁杰;神性的抒写[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40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40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