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中布里奥妮的人格成长
本文关键词:《赎罪》中布里奥妮的人格成长
更多相关文章: 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荣格原型理论 人格成长
【摘要】:《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01年发表的第九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如何为自己的错误指证而赎罪的故事。本文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赎罪》中女主人公的心理进行解读,即分析布里奥妮青少年时为何犯罪,成年时又为何赎罪,以及老年时何以赎罪,以此探讨她独特的成长历程。论文主要借助荣格原型理论中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和自性原型对布里奥妮的心理和行为举止进行剖析。首先,论文探讨布里奥妮在青少年时逐步走向犯罪的过程和罪孽,并从人格面具、阴影、阿尼姆斯第一阶段投射的缺失以及智慧老人的缺乏来分析布里奥妮犯罪的原因。其次,阐述由于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成年的布里奥妮开始转变。布里奥妮在此过程中其阿尼姆斯第二阶段的投射得到实现,并受到战争的影响和西里尔·康利诺的指引,她的人格逐渐得到完善,认识到只有勇敢面对过去,才能洗刷掉内心的罪孽。最后,从自性这一原型出发,陈述布里奥妮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赎罪。最终77岁的布里奥妮完成了长达57年的自我救赎,实现了个性化,人格得以完善和成长。论文借助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布里奥妮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希望能为探讨《赎罪》中女主人公的成长提供另一种视角,希望能引起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对内心的自我反思。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荣格原型理论 人格成长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25
- 0.1 Ian Mc Ewan and Atonement9-12
- 0.2 Literature Review12-17
- 0.3 C. G. Jung’s Archetypal Theory17-23
- 0.4 The Outline of the Thesis23-25
- Chapter 1 Briony’s False Accusation in Puberty25-37
- 1.1 Briony’s False Accusation against Robbie25-28
- 1.2 Reasons for Briony’s False Accusation28-37
- 1.2.1 Briony’s Inflated Persona28-31
- 1.2.2 Briony’s Shadow31-33
- 1.2.3 The Absence of the Animus’s Projection33-35
- 1.2.4 The Absence of the Wise Old Man’s Guidance35-37
- Chapter 2 Briony’s Confession in Adulthood37-45
- 2.1 Briony’s Transformations37-41
- 2.1.1 Awareness of her“Crime”37-38
- 2.1.2 Practice in Hospital38-39
- 2.1.3 Change in Writing39-41
- 2.2 Causes to Briony’s Transformations41-45
- 2.2.1 The War’s Influence41-42
- 2.2.2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Animus’s Projection42-43
- 2.2.3 The Guidance of Cyril Connolly43-45
- Chapter 3 Briony’s Self-fulfilment in Old Age45-53
- 3.1 The Atonement45-49
- 3.1.1 Atonement in Real Life46-47
- 3.1.2 Atonement in the Fictional World47-49
- 3.2 Briony’s Pursuit of Completeness49-53
- 3.2.1 The Completion of Atonement49-50
- 3.2.2 Returning to the Tallis House50-53
- Conclusion53-55
- References55-60
- Appendix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0-61
- Appendix B 详细中文摘要61-66
- Acknowledgements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英;茜奥妮·维弗[J];中外电视;1989年10期
2 法朗索瓦丝·基鲁;任婉筠;;好心肠的兰奥妮[J];译林;2007年01期
3 法朗索瓦丝·基鲁;任婉筠;;好心肠的兰奥妮[J];视野;2007年10期
4 法朗索瓦丝·基鲁;任婉筠;宗华;;好心肠的兰奥妮[J];青春男女生(妙语);2007年06期
5 张新波;凌平;杨志红;阿波罗;;黄家齐:黄连味苦 奥妮雄起[J];经营者;2003年10期
6 法朗索瓦丝·基鲁;任婉筠;;好心肠的兰奥妮[J];青年博览;2007年06期
7 法朗索瓦丝·基鲁;任婉筠;;好心肠的兰奥妮[J];文化月刊;2008年03期
8 山新;;薇奥妮卡的双重生活[J];电影画刊;2003年02期
9 袁海霞;;“一个人”的忏悔录——以布里奥妮的叙事视角解读影片《赎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姗迟;;战争与爱情的英伦悲歌[J];大众电影;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楫宝;奥妮东山再起的黄连经:放倒民族大旗,,仿佛邻家女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2 本报记者 刘文新 通讯员 郭旭;重庆奥妮 因何彻底凋谢?[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衣朋华;3100万元引发“奥妮”谜团[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4 张娣;“奥妮”商标纠纷历时4年终落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程必忠 特约记者 刘定云;奥妮产权迷雾围困黄家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奥妮同志应该向宝洁先生学习[N];中国经营报;2000年
7 王凌;难解奥妮经营理念[N];中国经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婷;“奥妮”商标为何一女二嫁[N];财经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昌成;两权分离 奥妮商标权益凸显隐忧[N];中国企业报;2006年
10 郝帅;日化两巨头对垒“奥妮”商标[N];中国企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配配;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赎罪》中的道德困境[D];天津大学;2014年
2 熊华;《赎罪》中布里奥妮的人格成长[D];湖南大学;2015年
3 严春妹;布里奥妮的自我分化[D];浙江大学;2007年
4 邓毅斌;西亚斯品牌上市推广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43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4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