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向对比分析——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为例
本文关键词: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向对比分析——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 《鲁滨逊漂流记》 《老人与海》
【摘要】:英美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两者间的差异却很明显,这与其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英国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美国文学产生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双方文化的差别。英国文学作品表现的大多是对自由的向往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美国文学作品则是主要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强权的抗争及对自由的期盼。《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是两部相当有代表性的作品,各自对英美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两部作品在故事大纲上存在相似性,但它们表达的文化意向却不同。因此,以这两部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英美文学的文化意象。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关键词】: 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 《鲁滨逊漂流记》 《老人与海》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由此衍生的文学作品也各有其特点。英美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正是由于这些民族特色,使各民族文学呈现不同的特点,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英国文学历史久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国文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舰;吕军录;;从英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长城;2010年04期
2 魏颖超;鲁滨逊精神两面观[J];外语研究;2003年03期
3 王玉珏;;浅谈文化差异性对英美文学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7期
4 薛海燕,徐莉华;《老人与海》主题的微观再透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温辉;段汉武;;英国文学史著述的“中国模式”研究[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剑舒;王飞宇;;《老人与海》中的原始回归倾向[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2 张菊;;论笛福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劳动创造主题[J];电影文学;2007年22期
3 田野;闫明;;解读笛福和他的《鲁滨孙漂流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5期
4 褚慧敏;;精神分析视阈中的《鲁滨逊漂流记》——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挣扎[J];长城;2014年08期
5 刘扬;;试论功能文体学中的“主题意义”[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何赫然;丹尼尔·笛福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刘]/;;试论美国文学中的荒岛意象[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徐玲;;后殖民视角下的《鲁滨逊飘流记》[J];考试周刊;2008年39期
9 李平;;《老人与海》与《鲁滨逊漂流记》之比较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26期
10 宋文玲;;鲁滨逊代表的资产阶级形象特点剖析[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冰洁;《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伟;从《鲁滨逊漂流记》看理性主义的局限[D];山东大学;2011年
4 丁锐;英国荒岛文学中的女性缺失现象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5 范美玉;《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宁波大学;2010年
6 刘金平;《鲁滨逊漂流记》中清教思想引导下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征服精神[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刘辉;《鲁滨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之后殖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玲;笛福小说的叙事艺术[D];南昌大学;2006年
9 许克琪;英国荒岛文学两部代表作品的后殖民解读[D];东南大学;2006年
10 覃庆辉;鲁滨逊与桑提亚戈形象的现代性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宁宗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俞月萍;;中西方文化差异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8期
3 任如意;;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焦作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江文婷;;传统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5 袁先来;;建构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文学史——刘建军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6 樊宝英;选本批评与古人的文学史观念[J];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7 姚岚;;从民间故事题材的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8 常春梅;;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之剑;;英美文学选读[J];中国考试;2005年Z1期
2 ;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通知[J];外语界;2006年04期
3 李明心;王俊英;;英美文学的层进式教学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4期
4 田仙枝;;英美文学史教学中“互动”与“趣味性”教学探讨[J];学习月刊;2006年10期
5 郑月莉;;英美文学虚拟教学课堂的架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05期
6 崔爱婷;;英美文学授课误区探微及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0期
7 康青;;关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覃承华;;略论英美文学中的“两希”情结[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胡敏琦;;浅析当代大学生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英美文学阅读的现状[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8期
10 曾庆敏;杜曼;李争鸣;;浅谈提高“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效果的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巍;江宁康;;文学与阶级身份建构——英美文学批评新论探究[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2 王敏;;个人叙事与集体叙事的冲突与矛盾——十七年英美文学译介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庄天赐;;运用英美文学的层进式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4 沈卓锋;;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名著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白雪莲;英美文学教材建设的新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牡丹江师范学院 李旭中;英美文学教育助力大学生素质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李彬彬;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的学术重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上海外国语大学 周敏;“方法无意识”:国际英美文学研究新动向[N];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外文所 玫柯;英美文学研究的发展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郝田虎;研究英美文学 手稿不可或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乔兰;大学都需用英语授课吗[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朱珉迕;说中文和“拌洋荤”[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心灵;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英美文学阅读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孟博;英美文学理论汉译的描写性研究(1917-1949)[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4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4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