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琉斯愤怒的人类文化学意义——从完美理论的角度考察
本文关键词:阿基琉斯愤怒的人类文化学意义——从完美理论的角度考察
【摘要】:渴望完美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动因。神一样勇武的阿基琉斯就是古希腊人想达到的最完美的人的形象。阿基琉斯的愤怒不仅是因为完美的唯一性受到蔑视,更是对人的社会权威所造成的不公平不正义的拒绝。阿基琉斯想保持着人在原初的起点上的人类准则(那是一个完美的起点),以此对人类走向社会轨道时的偏离的纠正。
【作者单位】: 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阿基琉斯 愤怒 权威 完美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NDJC139YB)
【分类号】:I545.072
【正文快照】: 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历经10年,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且内容又是如此广泛而全面,作为正面描写这一战事的《伊利昂记》却采用凝练、集中的手法,把材料集中在了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上,以此作为贯穿全诗的中心发展脉络。然而,对于阿基琉斯的愤怒,历来的评论只是涉及到其性格特征,却忽视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振球;荷马为什么歌唱“阿喀琉斯的愤怒”?——《伊利亚特》的主题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兴起[J];文史哲;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荷马史诗中女神雅典娜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胡安琪;马刚;;情系jia(家和佳)人归故里 乔装乞丐谋团圆——记奥得修斯历尽艰险返回家乡重建家园的故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黄河;;庞德对《落叶哀蝉曲》英译本的改写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4 沈明;;前版权时代的智识权属观念和出版制度[J];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5 张畅;;铁蹄与繁花——谈《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悲剧意识[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6 康昊艳;;中国和希腊上古神话比较[J];才智;2011年02期
7 吴国萍;;英雄时代希腊人的荣誉观[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8 陈鹏录;;《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战争描写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9 邓亚雄;;构建汉译西方文学经典体系 统一汉译经典名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徐少邱;;史诗《伊利亚特》成型的题材探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2 蒋保;演说术与雅典民主政治[D];复旦大学;2005年
3 何良安;为了幸福[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国豫;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侯典芹;希腊古风古典经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其虎;追寻竞技正义:竞技体育伦理批判[D];中南大学;2012年
8 张波;古代中国和希腊体育竞赛历史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9 李珂;Bel Canto历史探源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伟;经验的断裂与重建:论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存在[D];西南大学;2011年
3 侯灵童;古希腊悲剧演员及其时代[D];南京大学;2011年
4 关艺yN;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晓波;从教育的视角看柏拉图对正义的辩护[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段婵娟;荷马灵魂观中的政治哲学思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温利民;柏拉图的灵魂观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洋洋;阿特伍德对神话人物的改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小芬;柏拉图王政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慧;当代革命军人荣誉观培育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成军;;意识形态的情绪化表征——阿基琉斯的愤怒的初步文本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孙平;;对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彰显与反思——论阿基琉斯的形象[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3 尹振球;从阿基琉斯的“愤怒”看《伊里亚特》的文化精神[J];廊坊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4 易家言;;阿基琉斯致命的脚跟[J];学理论;1997年09期
5 郭峗;;阿基琉斯为什么要与龟赛跑 米兰·葛利噶尔个展[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2年07期
6 王婧媛;论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的人格特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魏媛媛;;不朽的阿基琉斯,永远的《特洛伊》[J];电影文学;2014年10期
8 王卫华;;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与古希腊《荷马史诗》英雄形象比较——以江格尔与阿基琉斯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3期
9 王峰;;并非楔子的“将帅争”——荷马“愤怒之歌”的一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魏媛媛;;塞提斯与特洛伊[J];山花;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1052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524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