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进程如何面对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正教问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进程如何面对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正教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俄罗斯文学 现代文学 俄国文学 俄罗斯东正教 中国现代文学史 基督教思想 基辅罗斯 莫斯科公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苏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基督教题材的文学作品或基督教诗学,作为最为隐晦又十分重要的景观,乃经由欧美基督教不同教派及其文学艺术意蕴而作用于晚清一民国文学界的结果。"俄国文学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瞩目的潮流之一。而从基辅罗斯一莫斯科公国到沙俄一帝俄之发展历程,在相当程度上是东正教作用的结果,甚至推行无神论的苏联,与东正教也不无关系,这就决定了俄罗斯文学具有强烈的东正教特质。晚清一民初的知识界对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正教因素有所知晓,声势浩大且持续多时的"俄国文学热"却规避了东正教,从而把本有很强民族诉求的俄苏文学演绎成"先进的"普世性文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远超出文学的神奇影响力。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现代文学;俄国文学;俄罗斯东正教;中国现代文学史;基督教思想;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陀思妥耶夫斯基;俄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俄罗斯文学(九卷本)翻译与研究”(项目号:14ZDB08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朱维之在1942年曾说,中国的基督教文学虽 方文库”,商务印书馆)、《俄国戏剧集》10集未有厚实的根基,但“已有几个优秀的基督教徒(“俄罗斯文学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俄罗作家”,如冰心、陆志苇、刘廷芳、陈梦家等“都 斯名家短篇小说》第1辑(新中国杂志社)、30种已经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连银;;明代科场评卷方式考——以乡、会试为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9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10 吴元康;;1921年初《新青年》同仁之间几则通信的时间问题[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哈迎飞;;论鲁迅的家族意识[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姜彩燕;;鲁迅与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京华;;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易彬;;杂文精神、黑暗鬼影与死火世界——鲁迅与穆旦比较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丽丽;鲁迅与《萌芽月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丽然;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健婧;《红楼梦》女性读者的审美心理探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程;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观念[J];读书;2001年01期
2 张建华;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两个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04期
3 任光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特征[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4 王先晋;;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初探——称名·地位·流程[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5 非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6 黄玫;俄罗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J];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04期
7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8 张建华;;文学研究中文化视角的突显——近年来俄国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动向[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1期
9 王立业;;俄罗斯文学高级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10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俄罗斯文艺;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宗琥;;表现主义倾向在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中的勃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发言摘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梁坤;;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复活主题[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7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飞;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掀起俄罗斯文学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李保平;俄罗斯文学,你现在还好吗[N];辽宁日报;2008年
4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傅小平;俄罗斯文学:根植于现实的爱与怕[N];文学报;2014年
6 侯玮红;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怀旧[N];文艺报;2014年
7 徐乐;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全景图[N];光明日报;2014年
8 李和平;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图景[N];经济日报;2001年
9 王志耕;作为生命意义的俄罗斯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 李晋悦 丁杨 陈香;获得荣誉的人们[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珊妮娅(Kseniia Begma);尼采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5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潇;俄罗斯文学影视作品名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淑华;新俄罗斯文学新态势概览[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查娟;高加索与俄罗斯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范纯菲;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文本中的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铸乐;弗·马卡宁作品《地下人,或当代英雄》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宝辉;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彼得堡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晗;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决斗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邓玉;自由时代的一声叹息——俄罗斯当代小说《无望的逃离》使命感浅论[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尹秀娟;俄罗斯文学中基督教文化现象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2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7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