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21 15:03
本文关键词:《慈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托尼·莫里森 《慈悲》 生态女性主义 对抗与融合
【摘要】:《慈悲》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新作,自2008年出版以来,引起了各界的热烈反响,是表现其女性生态智慧的典范之作。近年来,这部小说被奉为文学研究的经典,很多文学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该作品。 本论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托尼·莫里森的《慈悲》。在我国,生态女性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尚处在探索阶段,对于《慈悲》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也是凤毛麟角,还没有达到系统完整的研究层面。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阐释托尼·莫里森的生态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体现,从而使读者感受和领略《慈悲》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的独特魅力,同时为今后有关生态女性主义更加深入和有价值的研究提供一份参考。本篇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正文,结语。 绪论涉及托尼·莫里森的研究意义与现有国、内外研究状况,并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做大概综述以及理出文章总体思路。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按照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的、而人类的生存空间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层面的划分思路,分别阐述各个部分的关系。 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的角度研究小说中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首先,展现北美殖民地的自然景观,以及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之后,论述小说中女性在自然生态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最后,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明确指出在小说中自然和女性的亲密关系。 第二章从社会生态的角度看小说中的男权社会与女性的关系。首先,阐述扭曲的社会关系对不同种族的人们在身体与心灵上造成的伤害;之后,论述小说中女性在社会生态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反抗或顺从;最后,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明确指出在小说中社会和女性的关联。 第三章从精神生态看小说中女性与自我的关系。首先,指出受到“精神污染”的人们沾染了“文明病”而远离内心真实自我;之后,论述小说中女性在精神世界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并与小说中男性的精神世界进行对比;最后,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明确指出在精神生态方面,小说中自然化女性与自我具有紧密的关系。 第四章从生态整体观看小说中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对抗与融合。 结语部分,结合文本谈出笔者对生态女性主义以及托尼·莫里森最新作品《慈悲》的理解。小说深刻地批判了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野蛮行为,为人类探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缓解生态危机,并走出生态困境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同时,对于她生态思想的了解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中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慈悲》 生态女性主义 对抗与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20
- 1.1 Toni Morrison and A Mercy10-12
- 1.1.1 Introduction to Toni Morrison and Her Major Works10-11
- 1.1.2 Introduction to A Mercy11-12
- 1.2 Theoretical Basis—Eco-feminism12-15
- 1.2.1 The Definitions of Eco-feminism12
- 1.2.2 The Development of Eco-feminism12-14
- 1.2.3 The Main Viewpoints of Eco-feminism14-15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15-20
- 1.3.1 The Influence of Eco-feminism to Toni Morrison15-16
- 1.3.2 Literature Review of A Mercy at Home and Abroad16-17
- 1.3.3 Research Thought and Significance17-20
- Chapter Two Natural Ecology in A Mercy20-27
- 2.1 Nature in A Mercy20-23
- 2.1.1 A Hazy Scene of American Virgin Land21-22
- 2.1.2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Natural Imageries22-23
- 2.2 Natural Women23-24
- 2.2.1 The Child of Nature23-24
- 2.2.2 The Model of Gentle Lady24
- 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Women24-27
- 2.3.1 Philanthropic Nature25-26
- 2.3.2 Vulnerable Nature26-27
- Chapter Three Social Ecology in A Mercy27-35
- 3.1 Oppression on the Women——Slavery and Patriarchy27-29
- 3.2 Social Females29-32
- 3.2.1 Silent Revolt——A Minha Mae29-31
- 3.2.2 "The Angel in the Home"——Rebekka31-32
- 3.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Women32-35
- 3.3.1 The Distorted Social Relations32-33
- 3.3.2 The Cordial and Harmonious Social Relations33-35
- Chapter Four Spiritual Ecology in A Mercy35-43
- 4.1 "Civilization Diseases" of Modern People35-36
- 4.2 Spiritual World of the Characters36-40
- 4.2.1 Self-salvation36-39
- 4.2.2 In Trutina39-40
- 4.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Ego40-43
- 4.3.1 Rich Spiritual Resources and Expansion of Self-Concept41
- 4.3.2 "Angels in House"Get Lost41-43
- Chapter F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Men and Nature from EcologicalHolism43-46
- 5.1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Holism43-44
- 5.2 Ecological Holism in the Eyes of Ecological Feminist44
- 5.3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Holism in A Mercy from Eco-feminism Perspective44-46
- 5.3.1 Resistance and Melting44-45
- 5.3.2 "The Paradox" of Compliance45
- 5.3.3 The Enlightenment of Ecological Holism45-46
- Conclusion46-48
- Acknowledgements48-49
- Bibliography49-52
- Published Paper during the Study of MA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仁,吴新云;对爱进行新的思考——评莫里森的小说《爱》[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2 杜志卿;;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4期
3 王守仁;吴新云;;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4 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年05期
5 C.斯普瑞特奈克,秦喜清;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6 李攀攀;;聆听母亲爱的呼唤——浅析托尼·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母女关系[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关立凤;李翠肖;;黑人女性的边缘地位——分析莫里森新作《仁慈》[J];海外英语;2010年08期
8 刘今洋;;从原型批评视角看《慈悲》中的人物命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会婷;;看似慈悲实却悲惨故事中爱的寻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李秀清;;女性自我书写与建构—评莫里森的最新小说《慈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073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7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