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姐妹情谊对女性解放的影响——以《紫色》和《半生缘》为例
本文关键词:不同姐妹情谊对女性解放的影响——以《紫色》和《半生缘》为例
【摘要】:姐妹情谊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心同德的姐妹情谊能够形成正能量,从而加快妇女解放的进程;离心离德的姐妹,客观上成为男权制度的帮凶,形成了负能量,就会延误妇女解放的进程。《紫色》中的姐妹们,相同的遭遇使她们走到一起,相互的需要使她们互相依存,她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姐妹情谊的正能量加快了妇女解放的进程。而《半生缘》《飘》中的姐妹却与之相反,离心离德,算计姐妹,客观上成为男权制度的帮凶,形成了负能量,就会延误妇女解放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姐妹情谊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姐妹情谊 影响 女性解放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半生缘》和《紫色》主角的对比解读”,项目编号:2014-qn-032 南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项目编号:QN2012022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权运动的产物。随着女权运动的高涨,一批女性作家应运而生。如美国的爱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玛丽·麦克锡,中国的张爱玲、张洁、张抗抗等。这些女作家都有着较强的、独立的自我意识,她们的作品,在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同时,反映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汇明;王敏;;《紫颜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刘汇明;;《紫颜色》与布鲁斯音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郭勤;;《紫颜色》的女性主义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杜业艳;;影响抑或互文性?——《紫颜色》和《他们眼望上苍》评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5 张晶;;女性与自然——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析《紫颜色》[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马广勤;;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黑人文化与身份分析[J];华章;2011年29期
7 程丽宏;;浅析后现代主义文学——《麦田里的守望者》与《紫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郑佳燕;陈晶;;论《紫颜色》中的黑人音乐与人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熊奕;尹立军;;浅析《紫颜色》中书信体小说形式的作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燕,杜志卿;一种反抗父权和寻找自我的声音——论《紫颜色》中“歌唱”意象的主题意义[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钦涵;;女性解放,抑或玩物丧志[J];国学;2012年11期
2 郑慧清;;老外洋相[J];大众文艺(快活林);2005年09期
3 叶匡政;;女性解放=女性身体解放?[J];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2009年12期
4 陈敢;;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J];芒种;2012年23期
5 柯倩婷;;中国女性解放正遭遇滑铁卢[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年03期
6 刘江涛,赵鑫;知识经济与女性解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段金花;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刘晓芬;;厨房:女性解放进程中不可放弃的领地——我眼中的《厨房》[J];名作欣赏;2006年06期
9 张雯虹;;论梅娘小说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寻[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5期
10 李娜;;马克思人的解放与女性解放[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午蓉;;女性解放之路的不倦探求者——丁玲与女性文学[A];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6年
2 杜佩红;;民族、女性与商业——社会视角下的旗袍流行史[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璇 通讯员 傅莲轩;敞开思想大门 开展深层交流[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北京文化学者 叶匡政;暖男流行背后的女性意识[N];深圳特区报;2014年
3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长裤、乔治•桑和女性解放[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王秀娟;多元社会中的女性价值选择[N];山西日报;2010年
5 顾冬梅;网络传播:性别仍未平等[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世光;清末女子修身教科书:燃起封建帝制下女性解放火种[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吕频;谴责女人的男恐龙[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美珠;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俊华;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徐玲云;反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女性解放[D];南昌大学;2009年
3 王鑫;马克思女性解放思想的哲学意义与实践价值探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4 李娜;人的解放与女性解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桃佳;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及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文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女性解放[D];中南大学;2007年
7 郑昕;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解放主题的比较[D];辽宁大学;2013年
8 李法玲;女性解放的破产和对传统的回归[D];吉林大学;2007年
9 马美爱;前行者的足迹[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10 魏李娟;何处是归程[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6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7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