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讲述:李海燕《心灵的革命》
本文关键词:以“爱”的名义讲述:李海燕《心灵的革命》
【摘要】:李海燕的著作《心灵的革命》以系谱学的思路追索了20世纪以来绵延不已的"情感"论述,将"爱"视为一个严肃的研讨对象,指正其如何随时跌宕,而衍生出不同的"情感结构"。但是,她的讨论也显然回避了关于不同空间、传统,以及跨文化翻译实践所带来的层面,而显得美中不足。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海外汉学 李海燕 《心灵的革命》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作为“方法”的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3YJC751071) 复旦大学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9.5
【正文快照】: 远古之事,声采靡追,不过人们普遍相信,情感可以历久而弥新。特别是对于比较文学学者而言,它甚至构成了一种必要的学理基础。1钱锺书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2,恰为例证。然而,与这种视“情感”为“通感”(common sense)3的意见不同,目下的海外汉学研究,正渐次将“情感”(se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甜甜;;《金瓶梅》慈悲情怀之我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张蜀津;;创伤记忆的抚慰与新的民族记忆共同体的建构——“新时期前期”电影中的民国叙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金杰;浅谈《堂吉诃德》社会效果的实现[J];滨州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4 沈杏培;新时期意识流东方化成因的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杨琴;;史态类新闻勃兴动因透视[J];当代传播;2008年02期
6 倪震;;软实力和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2008年02期
7 杨琴;;激流中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守望——史态类新闻勃兴现象透视[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8 李云;;历史记忆的文学阐释——围绕《棋王》的前前后后[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9 周娜;王谦毅;;冷眼悲情睿见深——从题跋文字看鲁迅精神的偏激与深刻[J];当代文坛;2010年06期
10 刘宇清;;好莱坞电影与华语电影:学术话语背后的权力角逐与文化逻辑[J];电影艺术;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云;;历史记忆的文学阐释——围绕《棋王》的前前后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陈晓云;;媒介介入与当代中国电影的空间想象[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张崇富;;十四行诗体的节奏移植及其语言学考察[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5 杨乃乔;;人,究竟在哪里可以诗意地栖居[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刚;《金瓶梅》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敬;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1978-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沙欧;中国古代小说体叙事的历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艳丽;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才让扎西;敦煌古藏文文献《罗摩衍那》的文学价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直锋;希腊罗马神话对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影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少华;历史创伤记忆中的“伤痕文学”[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会;中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比较文学理论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迅;海外汉学中的“顾彬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娟;沈从文的时间意识及其叙事时间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琦;《天路历程》与《西游记》的宗教元素比较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10 王雪舟;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边界问题探讨[D];南华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献民;江宁;;翱翔吧,海燕——周口市人大代表李海燕和她的海燕学校剪影[J];人大建设;2002年11期
2 ;无私奉献为审计——李海燕同志先进事迹介绍[J];广东审计;2007年06期
3 ;教育扶贫开发典范——李海燕[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0年02期
4 游舛之;;红梅香自苦寒来——企业家李海燕的追梦之旅[J];歌剧;2010年06期
5 魏德勇;;李海燕的美丽人生[J];江门文艺;2010年20期
6 海萍;李海燕喜得龙凤[J];中国电视戏曲;1995年02期
7 范学芝;;李海燕:在生命的尽头,演绎人间颂歌[J];西江月;2009年20期
8 祁永芳;李龙田;;职业教育路上的行者——访河南省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海燕[J];职业;2009年12期
9 凡英;稚童的梦──写给孩子们[J];山东教育;2001年Z6期
10 王丽;老师的心[J];山东教育;2003年Z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海;李海燕:巧手“剪”出大课堂[N];经济视点报;2008年
2 冯欣;农闲时节李海燕忙欢了[N];黑河日报;2008年
3 记者 贾连柱;职教精英李海燕[N];周口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靖;风清日丽云霄碧 海燕展翅任翱翔[N];河南日报;2008年
5 邹忆青;“亮嗓子程派”李海燕《宝马圆情》丰神现[N];人民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郑杨;李海燕 飞翔在职教天空[N];经济日报;2006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王岩;李海燕:现在的POS机,未来的艺术品[N];中国商报;2013年
8 ;李海燕 立足生态绿色发展[N];西部时报;2012年
9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王曦辉;河南两会代表委员进社区[N];光明日报;2010年
10 贾梦雷;女儿心地美[N];安徽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1076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07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