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他者”的声音: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下《中国佬》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30 20:47

  本文关键词:“他者”的声音: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下《中国佬》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后殖民主义 《中国佬》 “他者” 混杂


【摘要】:在汤亭亭的作品中,《女勇士》和《中国佬》是最为家喻户晓的两部。正如书名所指,《女勇士》是一首美籍华裔女性的颂歌,那么《中国佬》便是美籍华裔男性的一部史诗。与其他的许多美籍华裔女作家不同,汤亭亭力图从男性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创作。她关注华裔男性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并对此进行了精心地刻画。这是帮助华裔男性发声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另一个显著差异存在于其写作意图。汤亭亭的本意并不是为中国或者中国人写作。她是为美国写作的。她所创作的故事的主角是美国人。而那些故事也都是关于美国人的故事。华裔美国人的属性是美国人,而非中国人。所以说,汤亭亭的写作意图不在于表达她对于中国或者中国人的情感,而在于她对自己的祖先,以及像她的祖先们一样的千千万万的美国建设的前驱们的情感表达与赞颂,并且力图使这段被隐去的历史得以重现。 本文试图对《中国佬》进行后殖民主义的解读。正文包括三个章节。前两个章节侧重“他者化”主题以及内容的解读。本文第一章对华裔男性在美所遭受的苦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些苦难包括华裔男性在美所遭遇的身份危机,被迫沉默以及其卓越功绩被无情抹杀的事实。而这恰恰就是华裔男性在美被“他者化”的过程。第二章则专注于多个华裔男性及其不同层次的反抗,包括华裔男性努力打破沉默的局面并试图发声,拒绝被女性化以及边缘化。这也正是美籍华裔男性“反他者化”的过程。第三章着重分析作家创作《中国佬》时独特的写作风格即混杂的写作风格。在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华裔作家以及其作品都面临着被“他者化”的危险。而作家汤亭亭却通过运用混杂的策略,为华裔作家的创作打开了新的局面。在《中国佬》中,混杂策略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作家对中西传统文化的大胆改写以及带有典型的后殖民主义色彩的混杂式写作风格之中。而这也正是作家层面“反他者化”的实践行动。 尽管这些反抗在当时看来收效有限,但是它仍有着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华裔美国人能够成为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精英,越来越多来自华裔美国人的声音可以被聆听。而这一切与早期华裔美国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力图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详尽而完整的后殖民主义解读。通过对《中国佬》的解读,笔者发现,不论是普通人还是社会精英都面临着相类似的窘境,那就是被主流社会视为“他者”。也就是说,作家和她笔下的人物其实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事实上,不管是作家笔下的普通人,还是作家本身,都在通过不懈的努力,从而使得自己在美的生活能够得以改善。尽管他们努力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意义同样深远。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中国佬》 “他者” 混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致谢6-7
  • Acknowledgements7-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Introduction13-22
  • 0.1 Introduction to Maxine Hong Kingston and China Men13-14
  • 0.2 What is "The Other"14-15
  • 0.3 Homi K. Bhabha and The Hybrid Policy15-17
  • 0.4 Literature Review on China Men17-20
  • 0.5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Study20-22
  • Chapter One The Progress of Being Made to be "The Other"22-31
  • 1.1 The Identity Crisis of Tang Aos22-25
  • 1.2 The Oppressed Silence on the Forefathers25-29
  • 1.3 The Oblivion of Contribution29-31
  • Chapter Two The Rejection of Being Made to be "The Other"31-41
  • 2.1 The Breaking of Silence31-34
  • 2.2 The Resisting of Being Feminized34-36
  • 2.3 The Resisting of Being Marginalized36-41
  • 2.3.1 Striving for Rights through Strike36-37
  • 2.3.2 Becoming a Christian37-38
  • 2.3.3 Paying for "Identity"38-41
  • Chapter Three The Writer's Practice of Hybrid Policy41-51
  • 3.1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China Men41-46
  • 3.1.1 The Story of Tang Ao41-42
  • 3.1.2 The Legend of Qu Yuan42-43
  • 3.1.3 The Myth of the Gostmate43-44
  • 3.1.4 The Story about Guan Goong44-46
  • 3.1.5 The Myth of Tu Tzu-chun46
  • 3.2 The Reconstruction of Western Culture in China Men46-49
  • 3.2.1 The New Version of Robinson Crusoe47-48
  • 3.2.2 The Myth of Maui48-49
  • 3.3 The Hybrid Writing Style49-51
  • Conclusion51-53
  • Works Cited53-56
  • 索引56-57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7-59
  • 学位论文数据集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志明;唐敖的子孙们——试论《中国佬》华裔男性的属性建构与语言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2 江晓明;新起的华裔美国女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J];外国文学;1981年01期

3 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2002年06期

4 杨春;;论《中国佬》对中国古典小说结构的戏仿[J];外国文学;2007年06期

5 张子清;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1期

6 赵文书;华裔美国的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3期

7 徐颖果;文化政治化——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身份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9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19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