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菲莉亚和繁漪疯癫形象的比较分析
本文关键词:奥菲莉亚和繁漪疯癫形象的比较分析
【摘要】:奥菲莉亚和繁漪分别作为《哈姆雷特》和《雷雨》两部经典戏剧的主要女性角色,纵然性格上大不相同,但在其疯癫形象的形成上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外是男权话语构建的结果,在内是女性主体性缺失所造成的。疯癫是她们表达自我的重要手段,却无法让她们逃开悲剧性的命运。女性在自我实现道路上仍然步履维艰。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女性疯癫 男权话语 主体性缺失
【分类号】:I106.3-03
【正文快照】: 奥菲莉亚和繁漪,这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典型。她们一个是莎士比亚在自己最伟大的作品《哈姆雷特》里倾情书写的纯真善良、温顺可爱的天使——奥菲莉亚,一个是曹禺在自己的灵魂之作《雷雨》中着力塑造的极具雷雨个性、乖戾阴鸷的魔女——繁漪。一中一西,一正一邪,看似毫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冬梅;疯癫"女性对传统男权意识的抗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中的"疯癫"女性书写[J];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蓓娟;;海勒笔下的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左文娟;;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偏见描述和尴尬定位——由一位母亲致媒体的公开信引发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张颖;;《呼唤》对当代女性形象的重构——析内尔·金罗斯的独立与自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4 田利红;;解读戏剧《美狄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张梅;;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6 林巧云;;一个不自觉的刽子手——探究《第二十幕》中“尚达志”的男权意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袁岚;;从对立到共存:女性主义者的一次反思之旅 评《探戈课》之女性主义审美特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朱玉霞;;女性生存的审视与超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陈莉;;父权制车轮下的牺牲者——析《野草在歌唱》中的玛丽和迪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玉艳;;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的两性意识[J];长城;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温辉;;女性的弱势群体地位及其消除——一种平等权的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艳平;;女性的幻象与镣铐——儿童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4 师索;;犯罪治理:一种基础理论的解构[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6 詹焱;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敏;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雁;艰难的言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10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锦华;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J];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英;;繁漪悲剧命运探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9期
2 王学玉;;对命运的抗争与悲剧的人生——繁漪形象浅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章池;;一季花开 半世流转——从繁漪形象的接受看20世纪中国女性意识的流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2期
4 肖慧;;小议安娜与繁漪形象的相似性[J];考试周刊;2007年31期
5 蔡雪岚;繁漪悲剧命运简析[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王献芬;;情爱的囹圄与冲突——试比较繁漪和徐小寒之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高扬;;夏君 让繁漪雷雨般爆发[J];中国戏剧;2011年06期
8 刘桂萍;;徘徊于传统与现代间的女性——林佩瑶与繁漪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陈静;;如果爱只有简单笔画——试析安娜与繁漪之异同[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吕洁贞;;在“监狱”里追求自由与爱情——繁漪形象的再评价[J];广西师院学报;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赵忱;一步一步走近繁漪[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紫慧;与怀共殇话《情殇》[N];音乐周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高艳鸽;“含着”是为更有力地爆发[N];中国艺术报;2012年
4 李杨;浅析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女性形象[N];文艺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凌;论繁漪的歌剧形象[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120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2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