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组材:集与散——《伊利亚特》与《格萨尔》的情节结构

发布时间:2017-11-01 22:23

  本文关键词:组材:集与散——《伊利亚特》与《格萨尔》的情节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组材 集中 分散 《伊利亚特》 《格萨尔》 情节结构


【摘要】:从组材角度看,《格萨尔》呈内部首尾对接完整的各主要篇(部)的相对并立状态,并且其情节结构模式化、人物塑造模式化倾向鲜明,这些情节和人物的出现,都表现为空间性的并列与重复。而《伊利亚特》从一个时间切入点——最后倒数第50天开始叙事,从一个可以前后紧密链接的事件——阿基琉斯的愤怒开始叙事,围绕并重视时间的单元——日("天"),集中情节矛盾的展开与解决。因此,情节结构在形成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与组接,分别反映了《格萨尔》的抒情性及其空间性思维,以及《伊利亚特》的叙事性及其时间思维。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组材 集中 分散 《伊利亚特》 《格萨尔》 情节结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格萨尔》与《伊利亚特》叙事比较研究”(11XWW0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时间与事件:荷马史诗与《格萨尔》叙事比较研究”(2013T60231) 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格萨尔》叙事与结构研究——兼与《荷马史诗》比较” 西北民族大学校级中青年科研项目“《格萨尔》叙事学研究——兼与荷马史诗比较”(XBMU-2010-AD-12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I106.2
【正文快照】: 《伊利亚特》与《格萨尔》在叙事中的情节结构方面的差异,首先可以看作“书面性”与“口承性”(“口头性”)的区别。《伊利亚特》的规范诵本已在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裴西斯特拉托斯(Peisistratos)指派下由俄诺马克里托斯(Onomacritos)完成[1](P9),吟诵诗人以此为依据进行吟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扎西东珠;;藏族口传文化传统与《格萨尔》的口头程式[J];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迦文;;民间故事与史诗建构——从叙事模式看《亚鲁王》的民族、民间构成[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2 王治国;;口传史诗《格萨尔》翻译的“口承”与“文本”之维[J];阿来研究;2014年01期

3 韩卫红;;藏族口述文献资源的开发与永久保存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4 阿拉德尔吐;;问题意识与批评视域——20世纪西方口头传统研究中的结构观念及理论简史[J];西部蒙古论坛;2013年01期

5 罗文敏;;从《荷马史诗》看《格萨尔王传》[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项亚光;;荷马史诗葬礼体育竞技存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7 冯云;孔繁秀;;藏族口述历史记忆浅析[J];兰台世界;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治国;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D];南开大学;2011年

2 高健;表述神话—佤族司岗里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井长海;《左传》与口头传统[D];山东大学;2013年

2 张紫云;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的口头诗学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3 盖云霞;从《荷马史诗》看英雄时代的婚姻[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尹心洁;洱源白祭文的文本及其语境[D];云南大学;2014年

5 栾颖;当代中国对《奥德赛》的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文小丹;苗族叙事诗《仰阿莎》的程式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4年

7 祝玉选;古希腊颂诗与西周颂诗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李富玲;英雄时代的暴力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荣生;从《伊里亚特》和《格萨尔》的比较研究试论史诗的基本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2 陶铖;;荷马史诗与《格萨尔》艺术比较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陶铖;;荷马史诗与《格萨尔》文化比较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和建伟;;《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比较研究的两个维度[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王恒来;倪新兵;;文化背景语域下史诗人物的思维模式及命运解析——以《格萨尔》与《罗摩衍那》为例[J];中国藏学;2011年02期

6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铖;荷马史诗与《格萨尔》美学建构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丹增诺布;《格萨尔》与《卡莱瓦拉》比较研究初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8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28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