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等待戈多》中树意象的文学人类学新解

发布时间:2017-11-03 21:12

  本文关键词:《等待戈多》中树意象的文学人类学新解


  更多相关文章: 等待戈多 圣经 弗雷泽 树意象 弥赛亚观念


【摘要】:树意象在《等待戈多》中多次出现,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舞台造景功能,而且不断地参与剧情,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树意象的出现具有强烈而独特的宗教意味。本文将从弗雷泽的《〈旧约〉中的民俗》中对树意象的阐释入手,参阅圣经中的植物意象,分析《等待戈多》中的树用于标识地点和判定生死的双重性,以及树意象的出现所带来的艺术魅力与宗教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究生成这种等待状态的思想来源,即是一种弥赛亚观念。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565.073
【正文快照】: 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等待戈多》使用了典型的反戏剧式意象叙述方式,戏剧情节的极度淡化凸显了舞台布景的重要性,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舞台直喻手段的充分应用。树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但是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象,它常常被用于唤起某种情绪,表达某种主题思想。20世纪中后期以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毅;贾琳;;论多恩诗歌中的“灵”意象[J];怀化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勒兰德·莱肯;梁工;;圣经与文学研究[J];圣经文学研究;2007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葆荣;;《恶之花》救赎观的宗教文化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刘惠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原型批评解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尹迪;;《蝇王》中的宗教内涵[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梁工;;西方文论关键词 作为文学的《圣经》[J];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5 郭华敏;;浅析《一九四二》中的基督教元素[J];电影文学;2014年02期

6 张珂;;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死亡意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孙加;陈韧;;《荒原》与《老人与海》中相通之意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8 张卫东;李庆新;申佃美;;异化: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J];海外英语;2012年23期

9 周灿美;;魔幻对现实的映照[J];芒种;2013年22期

10 王维倩;李顺春;;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宗教情怀——评E.L.多克托罗小说《上帝之城》[J];外语研究;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淑洁;等待不在场的他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张宏薇;托妮·莫里森宗教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姝锦;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莹;《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中的圣经原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莉;绝望世界中人的真实存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叶熔;灵性文学视阈下的施玮小说创作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葆荣;《恶之花》的救赎观及其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峗;试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解读《绿山墙的安妮》[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倩;尴尬的处境 艰难的选择[D];南昌大学;2007年

7 李婷;《秘密花园》现代主义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尹燕君;论《押沙龙,押沙龙!》中的基督教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詹婷;从艾略特的诗歌《猫》到韦伯的音乐剧《猫》[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桂蕾;我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天地[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7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37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