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芥川龙之介《橘子》的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发布时间:2017-11-09 11:29

  本文关键词:芥川龙之介《橘子》的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更多相关文章: 芥川龙之介 短篇小说 橘子 艺术表现手法


【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短篇小说巨匠,也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人物。其前期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切入点进行创作,后期则更倾向于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主要著作有《竹林中》、《罗生门》、《诸神的微笑》等。《橘子》作为他的中期作品,衔接了其由历史题材转向人文题材的风格转换,可以说是作家创作风格的分水岭。文章从隐喻的巧妙暗示、对比手法的正反说明、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塑造三方面,浅析《橘子》的艺术表现手法。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短篇小说巨匠,在日本文坛享有“大正文学的象征”之称,同时也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人物。其前期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切入点进行创作,后期则更倾向于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主要著作有《竹林中》、《罗生门》、《鼻子》、《诸神的微笑》、《将军等》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日中;;芥川龙之介在华译介版本考录:1930-1949[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刘振生;;“写黄昏世界之寂寞,叹不毛人生之虚空”——读芥川龙之介《老年》[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3 王鹏;;民国时期芥川龙之介研究反思[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4 刘海洋;;解析芥川龙之介《橘子》——论质朴之美[J];群文天地;2011年22期

5 元金香;;从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看利己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4期

6 李雁南;无法破解的谜案——解读芥川龙之介的短篇《树丛之中》[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陈叶斐;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叙述学研究[J];日本研究;2003年04期

8 秦刚;现代中国文坛对芥川龙之介的译介与接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9 张文宏;《桔子》中芥川龙之介的“明”与“暗”[J];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李秀卿;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淼;那个时代、那个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2 陈应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中国译本[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施康强;1921,,芥川龙之介的中国[N];东方早报;2008年

4 林少华;芥川龙之介:“恍惚的不安”[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汤祯兆;《平成猿蟹合战图》中的“猿蟹”隐喻[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6 董炳月;日本人游记中的近代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洁;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于天yN;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4 木村泰枝;西方·日本·中国—日本人的“上海梦想”[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杰;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达博;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与中国情结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琳琳;论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及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车才良;从《齿轮》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心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孙延永;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不安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6 左银林;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艺术表现[D];云南大学;2010年

7 周倩;芥川龙之介の『偷盗』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郭林秀;芥川龙之介文学主题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婷;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艺术特征探微[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孟雪;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佛教思想[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1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161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