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飘》郝思嘉人物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关键词:国内关于《飘》郝思嘉人物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飘》自问世以来就备受读者青睐。其主人公Scarlett O’Hara(本文采用"郝思嘉"译文)因其鲜明个性和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为读者熟识,也成为文学人物分析研究中的明星。本文针对国内众多的郝思嘉人物形象研究论文,运用数据调查、定量分析,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研究论文中,探寻暗藏的规律性,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总结研究现象为之后研究所能提供的启示和指导。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飘》是一部在国内广受关注的美国通俗经典作品。其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这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历史背景,以主人公郝思嘉为中心人物的鸿篇巨著。《飘》本身价值和其改编电影的上映,使得这部作品经得起历史考验,广为流传。因此,《飘》成为文学研究中炙手可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景芝;《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唐丽芳;;从未随风而逝——《飘》的女性意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宋晓博;;《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赏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秦赤军;隋慧;;解读《飘》的女主人公思嘉[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5 王红霞;孙勉志;;《飘》之研究综述[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2期
6 万敏;;从《飘》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命思考与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11年14期
7 莫菲菲;钟颖;;一个矛盾的灵魂——浅析《飘》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变化[J];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8 金中英;;《飘》中的爱与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9 安妮·爱德华兹;赵健;;《飘》热五十年[J];文化译丛;1987年05期
10 韦建国;《飘》的社会轰动效应探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王胡;诞生75年后,为什么政治不正确的《飘》仍然畅销[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 张孟媛;《飘》里的战争[N];光明日报;2011年
3 渤海大学 丛丽芝;《飘》中女主人公对婚姻的看法[N];山西青年报;2014年
4 宋平;玛格丽特·米切尔与广告人丈夫[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莱楚;《飘》迎来第二部续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刘晓艺;在这间斗室里她写完了《飘》[N];深圳商报;2003年
7 许丹红;《飘》:一朵恒久不衰的爱情之花[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孙燕;有风吹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萍;《飘》在中美两国的接受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柳莺莺;女性主义视角下《飘》的解读[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彭白良;译介学视野下论《飘》在中国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颜哲;《飘》的语用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赫;《飘》中女性意识的觉醒[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睿;论《飘》中的生态女性意识[D];贵州大学;2009年
8 王芳芳;《飘》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朱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飘》的三个中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覃丽娟;父权式压迫及其消解:《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8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24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