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笔下的梵净灵山
本文关键词:高行健笔下的梵净灵山 出处:《理论与当代》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行健 瑞典文学院 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巨著 自我放逐 内在世界 法籍 红袖章 老和尚 江口县
【摘要】:正2000年,瑞典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籍中国人高行健的作品《灵山》。其授奖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瑞典文学院在授予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公报中称,高行健的长篇巨著《灵山》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罕见的文学杰作,也是一部朝圣小说"。《灵山》,叙述自我放逐期间的见闻及心路历程,并由个人引申到人类的内在世界。小说是根据作者在中国
【作者单位】: 铜仁市江口县政协;
【分类号】:I565.074
【正文快照】: 2000年,瑞典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籍中国人高行健的作品《灵山》。其授奖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瑞典文学院在授予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公报中称,高行健的长篇巨著《灵山》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再复;;高行健对戏剧的开创性贡献[J];华文文学;2011年06期
2 温金英;;从风格型人物看高行健创作[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9期
3 周翼南;;高行健其人[J];中国作家;1988年03期
4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涉及高行健话题的真相——致《作品与争鸣》杂志的公开信[J];南方文坛;2001年06期
5 薛支川,林阿娟;破与立——高行健80年代探索剧初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6 王音洁;是“先锋的品格”,还是“先锋的技巧”?——评孟京辉与高行健的“先锋戏剧”实践[J];浙江学刊;2004年01期
7 刘琦;;观众:交流的彼岸——简析高行健探索剧中的“观演关系”[J];沧桑;2007年04期
8 林瑞艳;;行走着的“等待”——简析高行健《车站》[J];艺苑;2008年11期
9 马悦然;;《高行健论》序[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10 刘再复;;十年辛苦不寻常——高行健获奖十周年感言[J];华文文学;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刘子峭;《灵山》:高行健笔下的灵性贵州[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红孩;文化的黄灯有多亮[N];中国文化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景敏;高行健戏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鑫;高行健对戏剧现代性的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婧媛;融合与分裂[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李娜;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5 陆展;1980年代高行健探索戏剧的接受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6 王孟图;高行健小说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辉;“灵山”路上执迷的行者[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彩虹;流亡与探求的追寻之旅[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29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2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