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张贵兴《群象》与《猴杯》的感官书写

发布时间:2017-12-25 15:10

  本文关键词:论张贵兴《群象》与《猴杯》的感官书写 出处:《华文文学》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感官 雨林 欲望 美学


【摘要】:张贵兴雨林书写的丰富驳杂,很大程度得益于感觉化叙事以及对婆罗洲雨林的感官化处理。本文尝试梳理张氏感官书写的美学策略及其意蕴,包括将雨林作为感官性的空间再现、感官异化与匮乏经济学的内在联系、雨林的欲望叙事以及感官刺激与暴力叙事。
【作者单位】: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338.074
【正文快照】: 张贵兴小说最为人关注的是对雨林书写的开拓,《赛莲之歌》(1992)与《顽皮家族》(1996)为试笔之作,内容与形式偏向寓言与神话,构思与叙事方面却不够圆熟。而《群象》(1998)与《猴杯》(2000),无论是美学策略的运用、文字淬炼抑或题旨深广度则几近问鼎当代中文小说的高峰。2001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英进;;再读早期电影理论:追寻都市现代性的感官体验[J];当代电影;2008年08期

2 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J];文学评论;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2 孔帅;卢婷婷;;关于数字媒介技术下网络文学的现状与未来[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欧阳友权;;数字媒介文学转型及其学术理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王黎;;视觉体验主导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反思性调整[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5 张颖;;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期

6 黄永健;;“文学性”及“文学性”新建构——文学的人类学省思[J];晋阳学刊;2010年05期

7 党娅娅;;教育内容图像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9年36期

8 林文娟;;“读图”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2006年02期

9 张一玮;;电影院与中国现代城市文化:一个文化研究的论题[J];理论界;2010年08期

10 马建梅;;网络时代:文学的消解与突围[J];名作欣赏;2010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世真;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5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转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旭;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D];山东大学;2008年

8 艾青;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D];复旦大学;2010年

9 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臧娜;当代文艺娱乐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春;数字化环境与新世纪文学[D];鲁东大学;2011年

2 徐婷婷;左翼文学与电影的性别话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颜瑶;从80后作家创作看网络文学生产方式[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丹;当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银平;当今文学转型发展:危机与生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旖霏;数字短片的构成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舒开智;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喻玲;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岩;论视觉文化时代下的文学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靓;文学与图像的世纪遭遇[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J];当代电影;2005年01期

2 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3 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4年02期

4 张英进;武秋辰;;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J];文艺研究;2007年08期

5 张英进;批评的漫游性:上海现代派的空间实践与视觉追寻[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璐瑶;余平;;在情欲的溃泄与罪恶的狂欢中找寻与守候——张贵兴的《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2 曾丽琴;;当然是雨林——张贵兴的在地书写[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赵咏冰;;张贵兴的南洋“神话”——阅读《顽皮家族》[J];华文文学;2014年02期

4 金进;;从出走台湾到回归雨林的婆罗洲之子——马华旅台作家张贵兴小说精神流变的分析[J];华文文学;2009年06期

5 赵咏冰;;在台湾的马华文学——以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为例[J];华文文学;2011年01期

6 王慧;;错位的传奇故事 繁复的雨林书写——论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J];名作欣赏;2011年36期

7 狄霞晨;;三个女人的国家民族寓言——读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朱崇科;;想象中国的吊诡:暴力再现与身份认同——以高行健、李碧华、张贵兴的小说书写为中心[J];扬子江评论;2008年02期

9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丽贞;旅行者的回望[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33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33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