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警示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04:08
本文关键词:对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警示意义研究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寂静的春天》 生态文学 环境警示 生态危机 现实意义
【摘要】:美国著名生态主义作家蕾切尔.卡森被誉为20世纪美国生态文学的里程碑式人物。作为美国环保运动的先驱。卡森为美国的自然环境保护事业和限制有机农药使用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讲述了化学农药滥用带来的深重长远的生态恶果,揭露了隐藏在这背后的环境危机,因此这部作品也成为了生态文学中长久不衰的研究对象。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今天,通过分析本作品来挖掘其生态警示内涵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此本文通过运用生态批评的手法之一—生态警示文学研究来分析《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预警内涵并由此阐述其现实意义。本文包括结论共五个部分,引论部分主要介绍卡森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和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梳理综述环境警示文学及一些相关的概念,并发掘总结出其特点及内涵。第二章则主要从《寂静的春天》这部作品最鲜明的特色—生态灾难意象的构建入手,指出卡森通过构建生命之网向死亡之网转化,人与自然的战争的意象,揭示出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环境危机以及环境恶化的过程。这也是她表达环境警示和唤醒人们危机意识的有力武器。第三章进一步论述了文中灾难意象的表现手法:放大与时空的并置;和创作目的:通过警示人们所忽略的潜在环境危机从而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当然,环境启示录也并不是让人们对明天绝望,而是启迪,引导人们去避免类似厄运。故卡森也启示,引导人们去解决问题并保持环境危机感。本章最后一节正是结合卡森的启示,来探讨我国新型农业和科技开发的新方式。作为环境预警小说的经典,《寂静的春天》不仅在观念上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有机农药滥用,唤醒了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还在现实意义层面上为人们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这经验对于解决如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立铭,陈华豪,柴瑞海;兴安落叶松鞘蛾种群密度的自然调节及意义[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2 朱先明;于冬云;;从《寂静的春天》看雷切尔·卡森的生态思想[J];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3 习习;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唤醒人类[J];环境教育;2004年02期
4 岩佐茂,冯雷;环境思想的先驱——蕾切尔·卡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2期
5 陈桂霞;飞舞的美洲蝶——读蕾切尔·卡逊[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杨梅;;希腊悲剧《美狄亚》复仇的心理探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赵清;原子弹沉默的遗迹[J];世界科学;1995年09期
8 陈宏霞;;乌托邦的空想主义对后世的影响[J];作家;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35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3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