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中途》的心理创伤与救赎之道

发布时间:2017-12-27 03:25

  本文关键词:《中途》的心理创伤与救赎之道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查尔斯·约翰逊 《中途》 心理创伤 东方文化 二元论


【摘要】:当代美国黑人作家查尔斯·约翰逊的获奖作品《中途》通过对主人公的创伤书写来打破黑人被噤声、被表述的命运,是美国黑人创伤记忆的表征。作品质疑、反思了以二元论思想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强调东方宗教和哲学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并将其作为拯救个人和西方文明的一剂良药。从心理创伤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精神分析和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该作,重点分析黑人主人公卢瑟福德所遭受的家庭和种族创伤,揭示产生这些创伤的社会历史根源及约翰逊提供的救赎之道。
[Abstract]:The award-winning works of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writer Charles Johnson's" hero of midway through the trauma of writing to break the black, was silenced expression of destiny, i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traumatic memories. The works questioned and reflected the western culture centered on dualism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value of Eastern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in human society, and regarded it as a good medicine to save individuals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using the method of analysis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lack,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Rutherford suffered family and racial trauma, salvation to reveal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oots and the trauma provided by Johns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当代非裔美国小说中的男性气概研究”(12BWW051)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 R.Johnson,1948-)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哲学家和卡通画家,他的主要创作特点是将东西方宗教、哲学等文化思想融入独特的黑人生活经验,形成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黑人哲理小说”(black philosophical fiction)。约翰逊已获得卓著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希武;马燕;;美国作家查尔斯·约翰逊评介[J];外国文学动态;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理义;徐志熊;;遇到心理创伤后,如何得到他人的支持[J];祝您健康;2007年01期

2 ;心理教育家提醒:亲嘴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J];生活教育;2008年06期

3 孙豪甫;;职业背后的心理创伤[J];现代养生;2012年17期

4 武海波;走出动荡年代的心理创伤[J];健康;1999年04期

5 杨元德;;警惕心理创伤后遗症[J];家庭护士;2003年03期

6 李莉;许双春;;经历震灾的民工朋友:减轻心理创伤刻不容缓[J];农村百事通;2008年13期

7 韦志中;;远离心理创伤[J];百科知识;2007年13期

8 袁浩龙;;一次意外让他堕入心理创伤[J];家庭医学;2007年06期

9 ;地震后除了安慰,我们还能做什么[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08年07期

10 ;地震后心理创伤应对及治疗[J];农家致富;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倪英;王f3丽;徐育琳;;一例灾后心理创伤患儿的心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明;;音乐同步脱敏再加工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创伤的治疗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韶蓁;;职业心理创伤的测量及其治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路鹏程;石永军;;我国电视新闻记者心理创伤暴露及其影响研究——以某省级卫视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5 韩标;杨甫德;李娟;王昕;王冲;陈佳佳;;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一例干预报告[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晓霞;;自然灾害的心理护理救援[A];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游雪晴;我国需加强灾害心理创伤研究[N];科技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姜澎;切勿加重灾区儿童心理创伤[N];文汇报;2008年

3 双华斌;远离刺激场景避免加重心理创伤[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伍展虹;表面乐观或隐藏深层心理创伤[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雅洁;释放与疏导是治疗心理创伤的最好办法[N];中国审计报;2009年

6 马晓韵;化解幼儿心理创伤[N];温州日报;2006年

7 田艳;为灾区青少年抚平心理创伤[N];南宁日报;2008年

8 李一茗;情绪宣泄有助抚平灾后心理创伤[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蒋晓峰 冉维;伊踩踏悲剧,根在战争心理创伤[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黎风;灾后心理创伤的医治[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小玲;儿童期心理创伤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粒又;选择,,创伤,选择:《苏菲的选择》之解读[D];湖北大学;2011年

3 徐月;《菩萨凝视的岛屿》中的创伤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0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40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