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小说的艺术转换
本文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小说的艺术转换 出处:《电影文学》2015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问与答》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电影 小说 艺术转换
【摘要】:以小说为蓝本改编成电影,是电影史上最为常见的影视创作手法之一,我们看到的很多经典电影都改编自经典小说。从小说到电影,很多时候并非简单地根据小说拍摄,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艺术转换,这种转换通常体现在素材、结构、人物塑造及主题等方面,好的转换能够使电影更加精彩,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便是对原著小说成功转换的典型。本文主要立足原著小说《问与答》,对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原著小说的艺术转换进行分析。
[Abstract]:The adaptation of the novel into a film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ilm creation techniqu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film, and many of the classic films we have seen are adapted from classic novels. From novel to film, most of the time is not simply based on the novel and the need for art photography,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this conversion is usually reflected in the material, structure, characters and themes, good conversion can make the film more exciting, the movie "Slumdog Millionaire" is a typical successful conversion of the original novel the.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original novel "Q & a", the art conversion of the movie "Slumdog Millionaire" and the original novel analysis.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分类号】:J905;I351.074
【正文快照】: 从文学作品到电影,电影的改编类似一场旅行史,这一过程中涉及了小说作者、电影导演及观众等众多主体。电影对原著小说的改编,本质上来说是两者的融合,而非单纯地文本吸收。相对翻译对文本同一性的强调,电影是对原文本精髓的复制,围绕着文本精髓会进行适当的转换。2008年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种竞梅;狄丽英;;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探讨——兼论文学是电影的基础[J];电影评介;2007年15期
2 廖为应;;文学改编电影中的艺术继承与嬗变——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原著小说的异同剖析[J];电影评介;2009年14期
3 袁栋洋;;解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原著与电影的异同[J];电影文学;2013年06期
4 梅书英;;理想的执着性 生存的哲理性——解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人公杰玛的人物形象意蕴[J];电影评介;2009年15期
5 陈建波;;爱·知识·同情——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J];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03期
6 左亚男;;重建的故事与他者的想象——解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电影改编[J];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11期
7 郭海洋;;比较中寻找电影改编的可能——试论从小说到电影两个客体间的转化[J];齐鲁艺苑;2009年02期
8 宋蕾;;从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印度电影音乐的文化认同[J];人民音乐;2010年03期
9 罗伯特·麦克洛姆;路星;;荣获八项奥斯卡奖:处女作首战告捷——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J];作家;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廖为应;;文学改编电影中的艺术继承与嬗变——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原著小说的异同剖析[J];电影评介;2009年14期
2 刘佳颖;;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原著的异同[J];电影文学;2014年13期
3 郭建辉;;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音乐赏析[J];大舞台;2015年02期
4 何婧;;法国文学作品在改编电影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J];芒种;2013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琨;史铁生创作论[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祝婷婷;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与文化传播[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晶;戏剧台词行动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晓倩;《魔戒》小说与电影的叙事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晶;《紫色》电影的艺术再创造[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瑜;当文学遭遇图像[D];西北大学;2009年
6 李冲芝;当代影视“拼凑”作品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7 李乐;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电影改编中“情”与“事”的再现[D];兰州大学;2012年
8 孙小絮;探析印度歌舞电影的独特魅力[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盛暑寒;;电影改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电影文学;2007年16期
4 种竞梅;狄丽英;;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探讨——兼论文学是电影的基础[J];电影评介;2007年15期
5 张金良;祁淑玲;;论电影与文学的关系[J];电影评介;2007年18期
6 金天逸;;对电影改编的若干思考[J];电影新作;1989年05期
7 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8 梁振华;;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J];江淮论坛;2006年04期
9 申载春;影视时代的小说观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申载春;影视时代的小说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清雪;;另一半的“弟弟”——读杨邪小说《弟弟你好》[J];文艺评论;2006年05期
2 晓苏;;小说的情节组合[J];文艺评论;2006年05期
3 陈军;;论老舍戏剧与小说的文本沟通[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罗立群;;中国古代剑侠小说的发展及文化特质[J];文艺研究;2007年12期
5 尹丽丽;;唐侠义小说之流变及成因[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岳喜祥;;谈小说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环节[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9期
7 张坤波;;浅析《叔叔的故事》中元小说手法的运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6期
8 牛胜超;;商业植入的新宠——小说营销[J];信息网络;2009年05期
9 王新新;;对比:一种小说结构的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张永禄;葛红兵;;兼类小说的诗学观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波;唐岫敏;;自由和爱心——福斯特意大利小说对“国际主题”的发展[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郭长海;金菊贞;;南社小说概览[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松林;;小说“非个性化”叙述背后的道德关怀[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邵维加;;论微型小说的外置情节[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杨金国;;唐代写梦小说叙事时间的个性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6 谭湘;;“寻找”——问世间情为何物?——评《寻找妻子古菜花》[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张立国;;茅盾小说的时事性[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8 金鑫;;茅盾小说的传播与接受[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9 徐朔方;;评《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A];首届《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汤哲声;;20世纪中国通俗小说的海派、津派和港派[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坤宁;商战小说掀畅销新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叶向东;《家具商人》:商战小说的突破[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文学所 文波;文坛评说反腐小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杨贵山;浪漫小说经久不衰的秘密[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陆梅;反腐小说出路何在?[N];文学报;2002年
6 李光斌;2002年少年小说掠影[N];文艺报;2003年
7 阎晶明;小说需要一种气质[N];文艺报;2007年
8 钱秀中;《女同志》通过连载引发团购[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郭娟;三流小说的“低级趣味”[N];经济观察报;2014年
10 王光东;九十年代小说遗漏了什么[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2 苏晓芳;论新世纪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斌;反腐小说的文化意蕴与价值[D];兰州大学;2007年
4 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建辉;文化大革命时期主流小说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芳;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张同利;长安与唐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8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玉莲;墓葬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汪颉珉;小说《鸽子项圈》的叙事艺术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维莎;新世纪民工题材小说创作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亓雪莹;论“反腐小说”的叙事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韵佳;第二人称小说的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萱;论《礼拜六》小说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5 田甜;高中小说教学模式化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行媛;论古代白话婚恋小说中的梦境描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芊s,
本文编号:1343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4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