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与罪恶的城市——试论布托尔《时间表》的叙事空间
本文关键词:迷宫与罪恶的城市——试论布托尔《时间表》的叙事空间 出处:《外语教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思想范式的"空间转向"构建起文学空间的阐释学。法国新小说家布托尔的代表作《时间表》以布勒斯顿这一城市为对象,借助希腊神话的迷宫故事,将之描述为充满迷惑性与冒险性的空间;借助《圣经》"该隐诛弟"的故事,把它描述为充斥血与火的谋杀空间,由此而再现了自身的历史意识、文学意象和审美观念。
[Abstract]:Sinc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western culture paradigm of "spatial turn" constructs the literary space hermeneutics. The new representative of the French novelist Butor < > this schedule to Naples city meal as the object, with the help of the maze of Greek mythology story, described as full of space confusion and risk of the biblical Cain "; Zhu brother" story, describing it as full of blood and fire, which reproduces the murder of space, it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literary image and aesthetic idea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基金】:厦门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课题编号:0650-Y0720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5.074
【正文快照】: 1.引言19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文化思想范式发生了重要转向,即“空间转向”。这一转向为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生活领域提供了新的维度,同时也为人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文艺理论的重建提供了新的角度。西方当代空间理论是对漠视空间的知识传统的挑战,是“空间批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晶辉;;英美及中国多丽丝·莱辛研究中的“空间”问题[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张雪峰;;《普宁》之三重人格结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4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张苹;;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7 顾晓莉;;两棵相对“枝疏叶稀”的大树——简谈於梨华早期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三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8 吕曼曼;王胜利;;人性的独白——《蝇王》与《黑暗的心》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韦朝晖;;《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王继敏;;论新诗语言的创造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庆华;;多丽丝·莱辛研究的地域性差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3 刘玉梅;刘玉红;;论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空间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晓路;肖庆华;潘纯琳;;局外人与局内人:V.S.奈保尔、多丽丝·莱辛与空间书写——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研究三人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有元;唐黎;;“文革”记忆影片的叙事空间与叙事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任庭义;;试论新生代西部题材电影的叙事空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朱桃香;;论叙事空间结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杨蕾;段卫东;;《美丽上海》:叙事空间中的“父权”想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吴诗中;;展示陈列中的叙事空间设计[J];装饰;2012年07期
6 童小明;;叙事空间——构建展示空间的情感体验[J];装饰;2012年10期
7 巴丹;;舞台叙事与视听叙事的区隔与融合——以《谢天谢地你来啦》为例[J];戏剧文学;2013年08期
8 姚卫华;;探寻《百花深处》的叙事空间[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3期
9 徐婷婷;;电影标志性叙事空间的呈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1期
10 叶颖;;双叙事空间与情在何处——《发廊情话》重读[J];学理论;2012年2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王曦;建筑的叙事空间与文化[N];中华建筑报;2013年
2 姚安;世博会北京展馆的主题设计[N];中国文物报;2010年
3 王本朝 肖太云;物质时代的情感救赎[N];文艺报;2013年
4 王松;当时空发生弯曲[N];文艺报;2011年
5 傅强;张扬青春 励志人生[N];文艺报;2011年
6 赵彤;讲述丝路:从过去时到进行时[N];中国艺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颜群;山东临沂地区汉画像石的叙事空间表现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2 何文茜;澳门半岛城市叙事空间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卢艳梅;《俄亥俄,温斯堡》的叙事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石国栋;曼彻斯特城市叙事空间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D];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
6 张平;基于地图叠加法的南宁城市叙事空间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丹;《别让我离开》的叙事空间[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盼;遗产廊道叙事空间系统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9 曹晓夏;《慈悲》的叙事空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韩惟伊;运用叙事空间理论探究展示空间设计[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356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5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