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谈莎士比亚《暴风雨》的殖民叙事

发布时间:2018-01-05 00:24

  本文关键词:谈莎士比亚《暴风雨》的殖民叙事 出处:《语文建设》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莎士比亚 《暴风雨》 凯列班 殖民主义


【摘要】: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他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诗的遗嘱"。和其他作品充满人道主义不同的是,这部作品人性严重缺失。可能受到欧洲人登上美洲后接触原住民故事的启发,在作品中,莎士比亚将剧中的凯列班描写成一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充分体现了他的殖民主义思想,是这部作品成为二十世纪后半期后殖民主义者批评和新历史主义者批评的文本。但是从另一个视角看,作品也揭示了殖民与被殖民者最基本的关系。
[Abstract]:Shakespeare's Tempest is his last work, called the will of Poetry. Unlike other works, it is full of humanitarianism. Perhaps inspired by the story of European contact with Native Americans after their arrival in the Americas, Shakespeare portrays Kelliban as a monster of a half man and a half beast. It fully embodies his thought of colonialism, which is the text of the latter half of the period of 20th century, which is criticized by the post-colonialists and the neo-historicists, but from another angle of view. The works also reveal the most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nization and colonized peopl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作为英国文学大家,莎士比亚和同时代的英国人一样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那就是种族偏见。这种偏见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像《威尼斯商人》对犹太人的偏见,《奥赛罗》对黑人的偏见以及《暴风雨》中对印第安人的偏见等。一、《暴风雨》的主要人物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创作于16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朝阳;;《暴风雨》中的时间和空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学燕;;《暴风雨》之艺术特点分析[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1期

3 王虹;焦敏;;《暴风雨》的后殖民解读与挪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高璐;;莎剧《暴风雨》中魔法的解码[J];电影文学;2010年22期

5 罗琦;;舞台表现力与真实的误区——对迪克兰·唐纳伦版《暴风雨》的思考[J];艺海;2012年06期

6 陶志丹;于凤保;;论《暴风雨》中“三位一体”原型[J];名作欣赏;2012年36期

7 李昌鹏;;忠实于情感和审美判断——评张惠雯的《暴风雨》[J];文学教育(上);2013年01期

8 何伟;;生态思想视角下的《暴风雨》重评与思考[J];前沿;2013年02期

9 赵艳华;;神性·人性·魔性——《暴风雨》佛莱式解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洪忠煌;《暴风雨》的假定性与哲理性[J];剧艺百家;198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解玺璋;《暴风雨》:多重时空 逼真动作[N];北京日报;2012年

2 张剑;英国的文学与岛国意识[N];光明日报;2013年

3 特派记者 师琰;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先利;放逐与救赎:《暴风雨》中的精神之旅[D];西南大学;2012年

2 韩媛媛;重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允丽;生态批评视阈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祝芳芳;回写《暴风雨》:约翰·福尔斯《魔法师》的互文性阐释[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彦;莎士比亚与赛撒尔的《暴风雨》中人物身份的后殖民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丽敏;生态批评视角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钟杰;莎士比亚《暴风雨》的节制主题[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易亦;《暴风雨》译本的比较分析:操控视角[D];宁波大学;2013年

9 钟慰;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10 许克琪;英国荒岛文学两部代表作品的后殖民解读[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0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80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